论锡德尼《诗辩》中诗人的“神性”
本文关键词:论锡德尼《诗辩》中诗人的“神性”
【摘要】:在柏拉图对灵感的两种解释中,无论是把灵感看做一种自外而来的冲动,还是不朽的灵魂对生前的回忆,诗人本身的个人才能似乎无关紧要。他的灵感说既肯定诗人的神性,同时又贬低诗人,把他们仅仅当做"容器"。锡德尼在《诗辩》中赋予诗人的"神性"不同的含义。他通过创造性地吸收亚里士多德传统和柏拉图传统的相关元素,并融入基督教精神和时代新思想等,来强调诗人的主体性。他以新教徒的身份从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理念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创造与上帝的神性创造并列,以凸显诗人的创造性价值,重塑诗人的尊严和地位,从而达到为诗正名的目的。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 《诗辩》 诗人 创造性 神性 灵感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西方学者在撰写文学批评史时,对中世纪往往一笔带过,如温塞特和布鲁克斯在1957年出版的《文学批评简史》中失望地表示,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没有提出关于美、艺术或者诗歌的新理论,“中世纪不是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时代……是一个在神权社会里的神学思想时代”?。瓦特?巴特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伟文;;论朗吉努斯《论崇高》中关于艺术家的思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计连;;回归古典和“诗与哲学之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崔加强;;浅论朗吉努斯的崇高理论与古典主义[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01期
4 李士军;;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诗与哲学之争”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5 余迎胜;反叛与回归——浪漫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初探[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李莉;;肉身之痛与灵魂之美——论新时期农村小说的悲剧风格[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范昀;艺术审查与城邦统治——柏拉图逐诗重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郑玉明;对锡德尼《为诗辩护》的再认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顾国柱;王志清;;郭沫若早期美学观与雪莱《为诗辩护》[J];南都学坛;2008年01期
10 徐岱;;人之为人:美育学价值论[J];美育学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月;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凯;希腊人的困境与出路:色诺芬《希腊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顾尔伙;博弈中的心智发展[D];西南大学;2014年
7 翟月琴;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乃午;蓝与黄的对话[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权莉;菲利浦·锡德尼的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光辉;罗兰·巴特作者消亡思想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苑红章;《恶之花》的图像艺术[D];青岛大学;2007年
5 孙琦;语文虚构性写作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庆万;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类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郭瑾;生命,会走路的梦[D];河北大学;2009年
8 张辉莹;《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艾则孜·开力;去主体性的现代作者观[D];浙江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锡德尼笔下的诗人形象[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2 方岩;;菲利普·锡德尼:诗坛天才 疆场绅士[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张晓鹏;;锡德尼的诗人观——读锡德尼《为诗辩护》有感[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1期
4 邱紫华;英国人文主义的美学宣言——论锡德尼的《为诗辩护》[J];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01期
5 胡艺珊;锡德尼《为诗辩护》评析[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郑玉明;对锡德尼《为诗辩护》的再认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陈可培;“反者道之动”——从道家颠覆性的语言策略看锡德尼的《为诗一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陈尚真;;锡德尼对英语诗性的认识——重读《为诗辩护》[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9 徐艳萍;;玛丽·锡德尼——“一切诗章之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李佳;区翰子;;试论锡德尼的文学语言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杨金志;全球十人谈:生活因地球变暖而改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慧;菲利普·锡德尼《爱星者与星》诗集中诗歌艺术的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权莉;菲利浦·锡德尼的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宁洁;锡德尼《为诗辩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唐雪妹;论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丁小雨;帝国花园的解体[D];西南大学;2007年
6 陈小花;爱与美的和谐乐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6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