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社会中分裂的主体——重读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
本文关键词:丰裕社会中分裂的主体——重读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
更多相关文章: 约翰·斯坦贝克 《烦恼的冬天》 丰裕社会 主体
【摘要】: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是一部存在争议的作品。作为战后美国丰裕社会的文化产品,这部小说是对当代美国社会的一种回应,重在呈现丰裕社会条件下臣服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的困窘。主人公伊桑便是落入这种意识形态陷阱的主体,他丧失作为个体的自由,沦为"金钱的奴隶",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坚守道德准则,导致其身份的分裂。小说结尾虽然暗示某种希望,但却是斯坦贝克在失望于现实之时的一种虚妄寄托,带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
【作者单位】: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烦恼的冬天》 丰裕社会 主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约翰·斯坦贝克研究”(编号:13BWW04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962年10月,约翰·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立即在美国文坛掀起轩然大波。《纽约时报》率先发表题为《一种30年代的道德幻想配得上诺贝尔奖吗?》的文章,其中不乏对斯坦贝克近乎粗野的攻击。在论者看来,斯坦贝克获诺贝尔奖实在不够格,因为自《愤怒的葡萄》后,他既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俊武,张成美;《每个人》、《圣经》和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桂枝;追寻斯坦贝克的足迹,追踪海洋的变化[J];海洋世界;2004年10期
3 张昌宋;题材的现实性与内容的真实性——评斯坦贝克的农业工人三部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胡天赋;;点点滴滴总关情——从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动物刻画看其生态思想[J];电影评介;2007年06期
5 孟芳;;“不再存在精神问题”——斯坦贝克《菊》的主题阐释[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田俊武;;斯坦贝克小说的出行主题和结构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胡天赋;;游历天下与生态忧思——读《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张建林;;伊莉莎的需求——解读斯坦贝克的《菊花》[J];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9 胡天赋;;斯坦贝克生态思想的来源[J];南都学坛;2007年03期
10 张珂;;20世纪40年代斯坦贝克小说在中国译介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洁;日本的斯坦贝克年会[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编译 黎文;斯坦贝克所获诺奖曾有争议[N];文汇报;2013年
3 王胡;企鹅赢回斯坦贝克版权[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陶洁;赛珍珠、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华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云也退;旅程在回家前已结束[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王万顺;“半岛哈里哈气”:芦青河畔的少年回来了[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鑫;加州底层者之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静;“绿色”的斯坦贝克[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陈霓;斯坦贝克作品中的美国华人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嘉;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D];烟台大学;2013年
4 周丹丹;约翰·斯坦贝克在中国的译介:1949-1976[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王玉明;折中的斯坦贝克[D];安徽大学;2006年
6 徐向英;斯坦贝克的生态整体论:科学的思维和环境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雁;成长与毁灭:评斯坦贝克的《小红马》[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剑舒;试论《人与鼠》[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冬桂;《煎饼坪》主题及其戏剧特色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艳春;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9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6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