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发布时间:2017-11-15 12:25

  本文关键词: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更多相关文章: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曲学


【摘要】:"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昆曲"一词则产生于其从诸腔竞争中胜出之时,尊崇之意明显,所指既包括音乐也包括文学;而"昆剧"一词的出现最初可能仅仅由于南北语言差异,但后来用以表达剧种意义,尤其强调表演因素。但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昆曲",原因在于"昆曲"一词最大地体现了事物的特征,所包括的丰富内涵是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除了呈现在舞台上的形态之外,这一词汇还包括了更多的内容:清工之学,堂名,曲学传统,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乃至昆曲的戏曲文化内涵等。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
【分类号】:J82
【正文快照】: 明清时期,人们曾经用不同的名称来指称昆曲,除为我们所熟悉的昆曲、昆剧、昆山腔之外,尚有吴kH、吴腔、吴音、吴剧、吴趋、吴骚、苏腔、雅部、昆调、昆戏,甚或吴歌、南音等。这些称呼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和界定,全出于使用者的习惯与偏好。延及今日,使用较广者仍为昆曲、昆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罗;全国政协实施《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工作[J];中国戏剧;2004年06期

2 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3 文轩;我校举办昆曲艺术高峰论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5 吴平平;;新世纪昆曲传播新趋势[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6 刘宇宸;我对昆曲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5年03期

7 王子婴;;对高校普及昆曲艺术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8 马家钦;;昆舞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曲与昆舞》系列之一[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9 唐红芹;;明清青楼名妓精于昆曲表演原因初探[J];科学大众;2008年05期

10 方军;;昆曲的七种美[J];上海戏剧;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毓敏;;根据昆曲的规律发展昆曲[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侯少奎;;喜看昆曲现代戏《陶然情》[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杨凤一;;昆曲的改革、发展,要立足于抢救、继承[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5 黄竞莹;;顾卫英的昆曲表演[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深入推进[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7 刘南;;海峡两岸昆曲艺术家献演《牡丹亭》 昆曲邂逅海德堡[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8 沈泉生;;谈木偶昆曲的传承及保护[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孙毓敏;;一次昆曲艺术大餐[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10 李蓉;;努力坚守 传播昆曲文化——记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曾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安裴智;传承昆曲不能走商品化之路[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艺言;加大抢救保护扶持力度 促进昆曲艺术科学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实习生 班晓R,

本文编号:1189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89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