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再谈社会转型期戏曲艺术的楷模——麒派

发布时间:2018-01-15 13:29

  本文关键词:再谈社会转型期戏曲艺术的楷模——麒派 出处:《中国戏剧》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麒派 变化万千 周信芳 打严嵩 怨而不怒 投军别窑 时装戏 台下观众 赵五娘 一出戏


【摘要】:正笔者曾在《上海戏剧》2010年1月号上发表过一篇题为《麒派——社会转型期戏曲艺术的楷模》的文章。文章表述的中心内容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形态发生的转换,必然带来文化语境的激变。在新的语境下,文化艺术如何得以代代传承,又如何能够创新发展?传承与发展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协调共进?麒派艺术,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宝贵的经验。作为海派艺术中最为典型、最显成就的戏剧流
[Abstract]:In the January 2010 issue of Shanghai Drama, the author published an article entitled "Qi School-a role Model for the Art of Drama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entra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as follows:. We are in a state of change. In the new context, how can culture and art 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how can it be innovated? How c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be coordinate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The art of the Qi School can provide us with a wealth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s the most typical of the art of the Shanghai School, the most remarkable achievement of the drama flow.
【分类号】:J821
【正文快照】: 笔者曾在《上海戏剧》2010年1月号上发表过一派——麒派,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叶。那时的中国,正篇题为《麒派"~社会转型期戏曲艺术的楷模》的文处于动荡不定、风云变幻的年代,相对于发展滞缓、章。文章表述的中心内容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 凝固守旧的京都皇城及其周边地区,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明捷;令人欣喜的麒派戏[J];中国京剧;2002年01期

2 姜椿芳;;京剧与麒派艺术[J];上海戏剧;2007年12期

3 龚义江;麒派教学旁听记[J];上海戏剧;1984年06期

4 阿张;麒派传人与京剧消亡论[J];上海戏剧;1989年03期

5 龚义江;敞开人物心灵的窗户——从《清风亭》谈麒派艺术的深度与力度[J];中国京剧;1993年06期

6 童强;浅谈教麒派戏[J];中国京剧;1996年03期

7 苏明;略论京剧麒派艺术对“冷锤”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2年02期

8 卫明;麒派经典“七出半”[J];上海戏剧;2003年Z1期

9 潘志豪;;“不要神化麒派!”——周少麟坦诚说麒派[J];中国京剧;2006年04期

10 胡芝风;;麒派艺术对我的启迪[J];中国京剧;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冬冰;;麒派艺术在东北的发扬光大[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志钢;;麒派艺术支撑我演好韩琪 演出新编京剧《香莲案》的点滴体会[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3 蒋锡武;;麒派者,,气派也![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明捷;;袁派、裘派与麒派[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胡芝风;;麒派艺术是戏曲演员的通识教材——在“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上的发言[A];中国演员(2009年第1期总第7期)[C];2009年

6 齐英才;;试谈麒派和衰派[A];中国演员(2008年第5期总第5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国平;麒派是坛陈年花雕[N];扬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沈轶伦;为麒派传承,我急啊![N];解放日报;2011年

3 张世昆;麒派艺术 大展风采[N];吉林日报;2000年

4 记者 林瑞华;20位学员传承研习麒派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乔宗玉;麒派的谐趣[N];北京日报;2011年

6 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长 黎中城;培养麒派人才 传承流派艺术[N];光明日报;2009年

7 乔宗玉;传统戏:该与不该的传承[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翟群;陈少云:以现代精神发扬麒派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郭庆权;凌水飞歌颂“酒魂”[N];锦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张裕;有人肯学,我就愿教[N];文汇报;2012年



本文编号:1428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28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