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昌与京昆“二梅”的文化夙缘
本文关键词:韩世昌与京昆“二梅”的文化夙缘 出处:《艺术百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戏曲艺术 京剧 昆曲 韩世昌 吴梅 梅兰芳 京朝派 北方昆曲
【摘要】:韩世昌与昆曲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化夙缘,亦师亦友,风云际会,这才使得韩世昌自己也崛起成为与梅兰芳齐名的昆曲表演大师。也正是这几位大师及其身后极为厚重的中国人文背景,才使得韩梅齐芳,蔚为大观。以韩世昌作为代表人物的北方昆曲,在很大意义上赓续和继承了京朝派昆曲的传统,这使得昆曲艺术成为在帝都历经劫难却仍然弦歌不绝的中国古老艺术范式。韩世昌和梅兰芳还在客观上刺激和支持了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建立,为中国昆曲的南北争艳开启了新的艺术布局。作为最早在东瀛和西土较为完整地演出与传播昆曲艺术的大家,他们共同把中国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昆曲艺术,直接推上了世界戏剧艺术精品展示的大舞台上。
[Abstract]:Han Shichang and Kun Opera master Wu Mei, Beijing opera master Mei Lanfang's cultural fate, but also teachers and friends, wind and clouds will. This makes Han Shichang himself rise to become the Kunqu opera performance master, as well as Mei Lanfang. It is these masters and their extremely thick Chinese language background that make Han Mei Qifang. The Northern Kunqu Opera, with Han Shicha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has continued and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the Beijing and Korean Kunqu Opera in a great sense. This makes Kunqu Opera art become the ancient art paradigm of China, which has survived the disaster but still sings in the imperial capital. Han Shichang and Mei Lanfang also objectively stimulate and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zhou Kunqu Opera Biography Institute. As the earliest people who performed and spread the Kunqu art completely in Dongying and Xitu, they put together the splendid Kunqu art with a long history. Directly pushed onto the world theatrical art exhibition of the big stage.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韩世昌(1897-1976年)的八十年人生历程中,名至实归地成长为一代昆曲艺术大师,成就为京朝派昆曲优伶中承前启后的大家名流。文化师承、人生交游与事业发展,是决定人是否可以成就大师,是否可以铸造伟业的重要维度之一。正是在与曲学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平;;从舞种建设到学科建设——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夏荔;李珠;;韩世昌1928年大连演出活动考[J];戏曲艺术;2013年S1期
3 王蕴明;梅兰芳与昆剧[J];戏曲艺术;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涤新;;论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才智;2012年3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莲;;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成熟[J];艺海;2011年02期
2 容辉;蔡丽宁;;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戏曲进校园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3 王世勋;令人欣慰的戏曲信息[J];戏曲艺术;1994年02期
4 金重;肃霜周年祭[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2期
5 张玉鹏;漫话京剧小生的发声、台步和做功[J];戏曲艺术;1983年04期
6 王世勋;京剧教育史上的一支劲旅——追忆东北戏曲学校京剧班教学[J];戏曲艺术;2001年03期
7 龚和德;;漫谈京剧[J];戏曲艺术;2007年03期
8 邓小秋;文化修养与京剧技艺[J];中国京剧;1993年02期
9 王志超;审美创造与艺术流派京剧表演艺术二题[J];艺术百家;1996年03期
10 ;第三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竞赛、研讨交流会八月将在京召开[J];中国京剧;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长荣;;演员的“内功”与“外功”[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黄维钧;;围绕京剧学的门外放谈[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沈不沉;;京剧与温州[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金重;;云南京剧的新探索——京剧《凤氏彝兰》观感[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俞为民;;略论昆曲对京剧形成的影响[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刘福民;;亲世俗 趋时尚 多戏说——对京剧传统的一种别样观瞧[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傅谨;;作为学科的“京剧学”[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常立胜;;京剧花脸行的盛与衰[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授予昆剧《张协状元》“中国戏曲学会奖”的通知[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10 王元化;;贺词[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云杰;振兴戏曲可否借助大众文化的力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胡兆燕;国粹艺术的市场之痛[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梁文邋刘德祥;借数字影视平台 展戏曲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若雪;新纪元与京剧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清闻;乔新谔戏曲艺术工作室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胜云 成勋 战萍;戏曲“热农村”给人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仲呈祥;“堂会”办到百姓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杨士军;漫谈京剧中的情人戏[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刘玉琴;京剧离观众近些再近些[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倪蔚薇;无锡京票戏[N];无锡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7 江棘;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李军;齐如山戏曲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管殟;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梅;徽戏剧目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杨洋;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3 肖岸芬;清代宫廷戏剧研究综述[D];广州大学;2007年
4 李莉;上海戏曲教育模式初探[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毕剑;戏曲旅游的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7年
6 吴双;高阳昆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红雅;民俗视野中的宛梆艺术[D];河南大学;2006年
8 魏亚;论中国戏曲艺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厚宇;戏曲程式化的轨迹[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李莉;论样板戏的文本、表演与生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4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4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