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关于话剧《伏生》

发布时间:2018-02-08 08:19

  本文关键词: 伏生 王国维 国家话剧院 济南市 作品 创作构思 戏剧学 年轻一代 研讨会 戏剧观 出处:《艺术评论》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3年年底,我和冯必烈合作的话剧《伏生》终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了。仔细一想,这部戏从最初的创作构思到上演已过了九年的时间。九年前,冯必烈即将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现在,他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较有成就的戏剧编剧了。2005年秋天,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良请我到济南,希望我能写一部有关济南的话剧。当时,市委宣传部确定了三个重点题材:一是舜帝,
[Abstract]:At the end of 2013, the play "Fu Sheng," which Feng Bi-lie and I were working with, was finally performed by China's National Theater.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it has been nine years since the original creation was conceived and put on stage. Nine years ago, Feng Bi-lie is about to graduate from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Now, he has become a more accomplished playwrigh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the fall of 2005, Wang Liang, director of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invited me to Jinan, hoping that I could write a play about Jinan. At that time,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Municipal CPC Committee has determined three key themes: first, Shun Di,
【作者单位】: 中国戏剧家协会;
【分类号】:J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思龙;;联谜[J];老友;2010年03期

2 曾瑞华;罗盛教英雄事迹的传播[J];文史精华;2002年02期

3 韩玉德;以经学兴 以国戚亡──汉伏胜家族兴亡史略[J];孔子研究;1999年02期

4 丁羲元;;王维《写济南伏生像》真迹之再认识[J];上海文博论丛;2010年04期

5 冯浩菲;《洪范五行传》的学术特点及其影响——兼论研究天人感应说之不能忽略伏生[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2期

6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续)[J];哲学研究;1980年06期

7 陈元晖;;王国维的《论性》、《释理》、《原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吴功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6期

9 王小刚;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对创作主体的认识[J];学术论坛;1987年03期

10 周锡山;博大精深,学贯中西的境界说——王国维文艺鉴赏学理论述评[J];名作欣赏;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莉如;;王国维与心理学[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5 翟广顺;;王国维译介西方教育学说的嬗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罗惠缙;;王国维“以诗补史”的诗学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莉如;;第六章清末译自西方的心理学著作——评介王国维与他的心理学译书[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8 卢善庆;;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社会功利观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邹振环;;上海东文学社与南洋公学的东文学堂[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仲德;四论王国维的死因[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孙闻;王国伟:玩出来的俱乐部生意经[N];财经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忱;“共和国戏剧长子”大笔描绘“国话之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忱 实习生 吴燕秋;小剧场也能有大作为[N];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惠;话剧国家队布局“市场化经营”[N];中国商报;2010年

6 ;华彩戏剧季 情牵亚细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赵忱 刘淼;国话人集体为新家“暖房”[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许铮;王国维在戏曲方面的贡献[N];云南政协报;2001年

9 朱静燕邋沈秀红;王国维后,国学大师问是谁?[N];嘉兴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徐涟;中国国家话剧院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4 包莉秋;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秦惠娟;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7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8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再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2 林煦;从王国维到王元化[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齐小刚;王国维人生悲剧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包学菊;批评的美学境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7 陈林男;清华国学院时期王国维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再红;论王国维悲剧观的本土特征[D];新疆大学;2003年

9 向娟;王国维游戏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妍;王国维启蒙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9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