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地方戏剧媒介传播核心价值观
本文选题:地方戏剧 切入点:山西南部 出处:《新闻窗》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蒲剧与核心价值观蒲剧,一般指的是山西省的一种地方戏曲样式,又称蒲州梆子,因兴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行于山西南部、陕西、河南等地。每当梆子声响起,蒲剧舞台上的粗犷、豪放的唱腔成为了这种文化的特质,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Abstract]:Zheng Yi, Puju Opera and Puju Opera, the core values of Puju Opera, generally refer to a local opera style in Shanxi Province, also known as Pu Zhou Bangzi, named after Puzhou (now Yuncheng Yongji area)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Also known as "Nan Lu Bangzi". Pu Opera was formed in the Ming Dynasty Jiajing period, is the oldest of the "Shanxi four Bangzi", popular in southern Shanxi, Shaanxi, Henan and other places. Whenever the sound of Bangzi sounded, the rough on the stage of the Pu opera, The bold singing has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cultur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J825;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成达;;对地方戏剧团生存现状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6年04期
2 南帆;;地方戏剧与传播环境[J];福建艺术;2006年04期
3 邹奋;;地方戏剧史料的搜集和利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8期
4 ;《陕西地方戏剧志》编辑组成立[J];陕西戏剧;1983年04期
5 刘庆来;地方戏剧生存发展三议题[J];四川戏剧;1998年01期
6 许澄;姚冰;;河北地方戏剧的传承现状及现实价值探究[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7 王锦文;地方戏剧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和都市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刘天际;论吉林省地方戏剧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上)[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朱飞跃;;注目地方戏剧种、剧团生态——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戏曲研究;2004年02期
10 桑艳红;地方戏剧与文化品牌[J];东方艺术;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锦文;;地方戏剧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和都市化[A];中国演员(2010年第1期总第13期)[C];2010年
2 陈雷;;锐意创新的台湾戏剧[A];中国演员(2012年第6期总第30期)[C];2012年
3 裴希;;太湖之梅再次绽放 记行进中的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詹双晖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地方戏剧生存发展首在保护文化生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加增;农工党云南省委进言振兴云南地方戏剧[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赵高潮;保护地方戏剧促城乡文化发展[N];联合日报;2014年
4 雷声;寻回失落的根[N];光明日报;2002年
5 记者 程新民;加快地方戏剧团改革步伐[N];联合时报;2001年
6 记者 白冰;省市政协委员调研地方戏剧种保护[N];保定日报;2010年
7 刘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市场化道路不能一“走”了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万一邋廖君;地方戏剧如何走出尴尬境地[N];西部时报;2007年
9 李中林 葛少春;培养上党地方戏剧创作人才刻不容缓[N];长治日报;2013年
10 王凡凡 王远芳;福建地方戏剧“复兴记”[N];经济参考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梓铭;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孔则吾;大戏剧视野下的越剧发展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5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