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卷“合流”的音乐文化形态分析
本文选题:音乐文化 切入点:罗戏 出处:《中国戏剧》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罗卷戏俗称喇叭戏,由"罗戏"和"卷戏"融合而成,流传于河南省汝南县及邓州市等地。卷戏善演文戏,罗戏善演武戏,为达到文武兼而有之的演出效果,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相得益彰,渐渐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一、罗卷"合流"前的音乐文化形态罗戏,别名"罗罗腔"、"罗子戏"、"逻逻"、"壖腔"、"大Up戏"、"锣戏",因主奏乐器是大唢呐,又叫"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流行于河
[Abstract]:Zhengluo Opera, commonly known as trumpet drama, is a combination of "Luo Opera" and "Scroll Drama", which has been circulated in Run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and in D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It is good at performing literary dramas, and Luoxuan is good at performing martial ar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performance. The two kinds of plays often perform on the same stage,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gradually become each other, you and I are inseparable. First, the musical and cultural form of Luo qu before "confluence," Luo Opera, Also known as "Loluo Opera", "Luozi Opera", "Logo", "Guansheng", "Big up", "gong", because the main instrument is the big suona, also known as "big flute drama", "big flute Luo Luo", etc., popular in the river, etc.
【作者单位】: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诚仁;毕生致力于弘扬湘楚音乐文化[J];理论与创作;2000年06期
2 吴蓉;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及其主体调适[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平措多布杰;音乐文化的民族化[J];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01期
4 刘宁妹;;论校园音乐文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樊祖荫;《畲族音乐文化》序言[J];人民音乐;2003年05期
6 王亚军;试论普通高校音乐文化的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7 樊国生;新时期音乐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8 赵曙光;;初探非洲黑人音乐对南北美洲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黄锦;秦绪峰;;建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校音乐文化[J];歌海;2005年03期
10 陈淑惠;;高校音乐文化活动对大学生信念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修建;;川南地区盐场音乐文化形态考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2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5 康爱琪;;天津音乐文化发展与公众审美需求的探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6 周景义;;进一步发展浙闽边界地区畲族音乐文化的构想[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乔布英;;简论鄂尔多斯音乐文化[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C];2008年
8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少静;;近代闽南和东南亚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国忠;;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遂今;努力创建和谐的传媒音乐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李小莹;北京市教委把脉新北京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8年
3 商报记者 郑洁;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落户京城[N];北京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李慧 孔颍;推介西安音乐文化[N];西安日报;2011年
5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李薇;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N];光明日报;2014年
6 记者 孟群舒;推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N];解放日报;2014年
7 中国文联副主席 作曲家 徐沛东;先觉者 先行者 先倡者[N];人民日报;2014年
8 杨民康;《畲族音乐文化》读后走笔[N];音乐周报;2003年
9 乔布英;鄂尔多斯音乐文化绵延千年滋润着这块土地[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10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王之铭(布依族);试论布依族音乐文化抢救和保护的紧迫性[N];贵州民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秦;乌鲁木齐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瑜桧;伊宁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雨霏;岭南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s,
本文编号:1585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8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