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明清江南家族文化与昆曲艺术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8-03-09 15:15

  本文选题:家族文化 切入点:昆曲艺术 出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清江南家族性的昆曲活动非常兴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的存在方式、表演形态、美学风格和文化品格,也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化功能和综合性;同时,作为家族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昆曲通过塑造性情人格,培养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对创造共同的文化颇有助益。很明显,家族文化和昆曲艺术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Abstract]:The family activities of Kunqu Opera in Jiangna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very prosperous, which not only decided to a great extent the existence mode, performance form, aesthetic style and cultural character of Kunqu Opera, but also greatly enhanced its cultural function and comprehensiveness; at the same time, A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mily culture, Kunqu Opera has an impact on creating a common culture by shaping personality and cultivating ideas. Obviously, Family culture and Kunqu Opera ar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ach other'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11YJA760085)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13ZD008)
【分类号】:J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惠玲;;明清江南宗族祭祀演剧及其文化功能[J];戏曲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雷;浙江三大昆曲支派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元鹏飞;;明杂剧脚色考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林国清;;试论悲喜剧杰作——《四声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4 毛小曼;;论明清传奇对《琵琶记》结构范式的接受[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王挺;刘水云;;浙江省戏曲传承人口述史及数字档案创建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包建强;杨玲;;明清传奇中古代中医的文化转向[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潘培忠;;论闽台歌仔戏的“捡戏”传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虞江芙;;从《汉宫秋》看元杂剧结构的音乐性特征[J];理论月刊;2005年12期

9 陆华;李业才;;论《全明散曲》所收散曲的体式及其特征[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J];史林;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星;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廷信;中国戏剧之发生——以宗教为视角[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龙建国;诸宫调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4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新凤;从歌仔到歌仔戏[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蒯卫华;昆曲商调曲牌曲腔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叶;元代与明前期杂剧中的“开”[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禄峰;秦可卿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丽丽;戏曲家陈与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大军;婺剧高腔中的西安高腔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钢;试论《宦门子弟错立身》——兼及南戏与元杂剧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6 陈俊玲;明清演唱理论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孔则吾;大戏剧视野下的越剧发展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单敬珍;接受视野中的郑光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项晓瑛;唐英及其戏曲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艳;秦淮余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罗;全国政协实施《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工作[J];中国戏剧;2004年06期

2 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3 文轩;我校举办昆曲艺术高峰论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5 吴平平;;新世纪昆曲传播新趋势[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6 刘宇宸;我对昆曲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5年03期

7 王子婴;;对高校普及昆曲艺术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年09期

8 马家钦;;昆舞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曲与昆舞》系列之一[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9 唐红芹;;明清青楼名妓精于昆曲表演原因初探[J];科学大众;2008年05期

10 方军;;昆曲的七种美[J];上海戏剧;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敏;;根据昆曲的规律发展昆曲[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侯少奎;;喜看昆曲现代戏《陶然情》[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杨凤一;;昆曲的改革、发展,要立足于抢救、继承[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5 黄竞莹;;顾卫英的昆曲表演[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深入推进[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7 刘南;;海峡两岸昆曲艺术家献演《牡丹亭》 昆曲邂逅海德堡[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8 沈泉生;;谈木偶昆曲的传承及保护[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孙毓敏;;一次昆曲艺术大餐[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10 李蓉;;努力坚守 传播昆曲文化——记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曾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安裴智;传承昆曲不能走商品化之路[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艺言;加大抢救保护扶持力度 促进昆曲艺术科学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实习生 班晓R,

本文编号:1589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89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