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非物质文化背景下的濒危剧种的研究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8-03-19 14:45

  本文选题:濒危剧种 切入点:研究 出处:《戏剧文学》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保护的基本角度提出的濒危剧种的概念,在研究者的表述和使用中,对其因本身研究角度和关注角度的不同一直有着不同的解释。研究者从保护、文化遗产或剧种消亡等角度,对濒危剧种的概念和界定进行了不同的阐述。随着对濒危剧种、稀有剧种研究的深入,研究实践和保护实践中的濒危剧种,随之成为关注的重点。
[Abstract]:The concept of endangered drama, which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basic angle of conservation, has been explained by researcher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nd conc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eritage or the extinction of drama species,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endangered drama species are expounded in different w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endangered drama and rare drama, the research on endangered drama in practice and protection practice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詹双晖;;从白字戏看乡土祭祀戏剧[J];文化遗产;2009年02期

2 田仲一成;;海陆丰正字戏的价值[J];文化遗产;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跃忠;手伎、手影戏与影戏的形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章军华;;原型的再生:孙悟空与方相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赵巍;赵洁;;传统戏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大舞台;2011年07期

4 李雪萍;章军华;;论赣傩的起源与发展流程[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5 章军华;;江西傩神考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黄水云;;论唐宋诗赋中之傩文化题材书写[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7 龚德全;;阳戏展演的两个场域:“生活世界”与“国家舞台”——兼谈阳戏的保护与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连生;弋阳腔与板腔体戏曲的形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白海英;;论“江湖十八本”在民间演剧史上的地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马丹丹;;口头文学的多元范畴及其整体性视角的可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安霞;“走”出来的“亲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跃敏;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7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2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宪;邵东杖头木偶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阳;雅俗嬗变 古韵犹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利朋;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婷婷;从海城高跷秧歌变迁看民间艺人的能动作用[D];辽宁大学;2011年

8 智莉;狂欢视野下的民间小戏[D];辽宁大学;2011年

9 郭凌燕;经历非遗[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君;桂林“广西文场”的民俗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明君,刘祯;民间戏剧、戏剧文化的研究及意义——刘祯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01年03期

2 廖明君,康保成;宗教、民俗与戏剧形态研究[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共同的文化遗产”论坛呼吁高校应在名城保护中发挥作用[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4期

2 李菲;;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文化遗产;2008年03期

3 彭跃辉;;努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4 张美芳;;将非遗保护实践与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J];艺术评论;2013年02期

5 雷秋玉;;文化认同与西部“非遗”的公法保护[J];民俗研究;2013年01期

6 钱永平;;论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组关键理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李峻;;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获奖案例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3年05期

8 陈华文;;代序言: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保护实践[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8年00期

9 吕舟;;论遗产的价值取向与遗产保护[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1期

10 ;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命名[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瑞玲;;《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实施情况与分析[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1期)[C];2011年

2 李勇;聂康才;;公共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以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为例[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范陶峰;万俐;;出土铁器文物的保护实践[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 编译;欧洲遗产保护实践的三个发展趋势[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 编译;欧洲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困境[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欣文;单霁翔在本报作《科学发展观与文化遗产保护》讲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李颖科;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N];西安日报;2010年

5 文宣;党的旗帜指引文化遗产事业航向(下)[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滨译;福建木偶戏培训战略列入非遗保护实践范例[N];农民日报;2012年

7 谌强;以“中国经验”指导非遗保护实践[N];光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静;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记者 李让;2007年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在青岛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7年

10 记者 孔云秀;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N];大理日报(汉);2008年



本文编号:1634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34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