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文化与戏曲艺术的共生关系——以河南曲剧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7 00:16

  本文选题:草根性 + 移步不换形 ; 参考:《音乐创作》2014年04期


【摘要】:传统戏曲是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本文以河南戏曲为例,论证文化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
[Abstract]:Traditional opera is a tangib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arrier. This paper takes Henan opera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opera art.
【作者单位】: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豫剧音乐作曲家耿玉卿创作审美特质研究》文化与戏曲艺术的共生关系部分,项目批准号:142400410154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纪俊娟;马紫晨;;剧种生存发展之道:守住个性——河南曲剧诞生80年回顾[J];四川戏剧;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文怡;;程式借用与润腔活态的解读——四首筝曲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作方式[J];歌海;2011年06期

2 冯安君;;论我国戏曲音乐的构成及其功用[J];大舞台;2012年08期

3 胡玉华;王东洋;;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以洛阳地方戏“曲剧”个案调查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张俊;;论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之异同[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董晓;;浅谈豫剧唱腔音乐两大声腔体系的合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6 赵沛;;河南曲剧30年研究述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张伟;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洪艳;;论戏曲经典剧目多版本现象[J];艺术评论;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民;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杨谨瑜;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郝爱芳;河南越调的唱腔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立琼;大庸阳戏音乐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3 李磊;任宏恩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袁凯;论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的创作特色和指挥演释[D];河南大学;2008年

5 郭磊;凤台推剧唱腔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张金辉;异质同构 殊路同归[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忠华;当代豫东“红脸王”刘忠河的唱腔与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程银凤;黄梅戏的语言艺术[D];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

9 张杏博;河南曲剧中曲胡音乐的调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威汉,王大年;汉语语法学历史画卷的成功展示——论《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2 苏金玲;;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罗锦亮;;浅谈潮彩山水画创作[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03期

4 王秉钦;继承与创新——关于编写《简明俄汉翻译教程》的几点思考[J];外语研究;2000年02期

5 李荫华;继承、借鉴与创新——关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全新版)的编写[J];外语界;2001年05期

6 秦弓;张恨水对章回体小说的继承与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陈剑;论中国人物画笔墨的继承和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阎爱华;山东派古筝艺术探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9 江浩;续志经济部类继承与创新[J];中国地方志;2003年03期

10 刘彦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令周;;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披沙拣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焦维新;;ESA空间探测计划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段立纲;;坚持继承与创新加快傣医药事业发展[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4 蒋建军;;浅谈紫砂工艺创作的继承和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5 刘根科;;在改进中加强 在继承中创新——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张中元;徐树森;;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琛;;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太湖西山岛水月坞景区规划设计[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赵亦兵;;汉英词典翻译的点滴体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维妮;付军;李爽;李征;;于继承中创新——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为例试谈老校园中心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考绪 刘成;继承为了创新[N];经济日报;2001年

2 金星华(作者为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继承中发展 发展中创新[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益西加措;继承·创新·跨越[N];西藏日报;2000年

4 瞿明智;“一材多练”巧创新[N];重庆日报;2001年

5 阿元;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N];辽宁日报;2002年

6 岳东峰;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力[N];陕西日报;2001年

7 张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制度“落后”有助于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中江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熊伟光;创新才有机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9 宋言行;创新 创新 再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于贵华;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赵化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探析[D];南开大学;2009年

3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林峰;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卢昌军;邓小平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晖;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义曲;现代景园对传统景园的继承与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爱红;《海上花列传》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5年

4 左芝兰;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敏;论彭丽媛的歌唱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颜胤盛;继承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明丽;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发展脉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欣;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陈莹;继承与创新[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6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