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认知启蒙”走向“文化自觉”——基于苏剧的调研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8 08:58

  本文选题:非遗保护 + 认知启蒙 ; 参考:《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非遗保护运动能否具有长效生命力,并有效提升"民""国"之生命内涵,最终取决于文化自觉。人们目前对于非遗总体上仍处于认知启蒙阶段,仅为文化自觉的初端。促成文化自觉的生长,应是制定、评判非遗保护体系的准则,将决定着非遗保护实践能否实现跨越和质变。
[Abstract]:Whether the movement of non-posthumous protection can have long-term vitality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life connotation of "people" and "country" ultimately depends 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At present, people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cognitive enlightenment, only the beginning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judge the norms of non-legacy protection system, which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actice of non-relict protection can achieve leapfrogging and qualitative chang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堂”之路:文化遗产镜像中的苏州区域社会变迁》(编号:12YJCZH319)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编号:13ZD008)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恒夫;;论昆剧与苏剧的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冀洪雪;;苏剧现状与前景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朱恒夫;论滩簧中之昆剧[J];艺术百家;2003年04期

4 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顾聆森;苏州滩簧(后滩)与滑稽艺术[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程宗骏;;苏剧发展史考[J];中华戏曲;1997年01期

7 谢柏梁,屈桂林;昆苏融通归“然境”[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道刚;;细微处见真性情——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差异性浅析[J];广东园林;2008年05期

2 俞烨;;福建都城隍庙及其所承载之文化功能[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倪惠颖;;清代中期游幕背景下文人的戏剧活动和小说创作初探——以毕沅幕府为个案[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3期

4 韩巍;;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新静;;文化大都市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刘婷;;“后申遗”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基于壮族“布洛陀”文化的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7 周俊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师资建设研究——以浙江高校27个相关基地建设为例[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8 李金宇;董广智;;论明清园主的尚俭意识及其行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戴建国;;《渊鉴类函》康熙间刻本考[J];图书馆杂志;2012年12期

10 王肇磊;;略论清代武汉火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4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6 戴建国;《渊鉴类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苗月宁;清代两司行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韩勤;苏州滑稽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桑吉东智;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巍;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资产计量模型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蕾;论康乾时期开封风土与《歧路灯》饮食文化[D];江南大学;2007年

3 杨静;从康雍乾灾害诗歌的表现看三朝灾害观念的嬗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允强;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体系评价指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陆秀兴;岭南四大名园的空间布局及其审美取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邓畅;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和应对措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柳红波;人力资本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微观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娜娜;昙华彝族哩颇人刺绣技艺[D];云南大学;2012年

9 李维维;《歧路灯》中的城市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卫萍;婺剧滩簧声腔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误读[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1期

2 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4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767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67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