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发布时间:2018-05-11 13:47

  本文选题:戏曲创作 + 中华优秀传统 ; 参考:《四川戏剧》2015年07期


【摘要】:正国办发[2015]52号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制定以下政策。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
[Abstract]:With a long history, unique charm and deep mass foundation, opera No. 52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expressing and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enric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the following policies have been formulated. First,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1) guiding ideology.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18th CPC Congress and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s decision-making arrangements, to adhere to the direction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erving socialism" and "double hundred"
【分类号】:J8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桂萍;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J];江汉论坛;2003年06期

2 陈维仁;还戏曲以娱乐性[J];中国戏剧;2003年08期

3 梁海;一份发人深省的戏曲调查报告[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4 ;《戏曲艺术》 2003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5 陆军;戏曲现代戏创作散论[J];上海戏剧;2003年02期

6 赵伟明;;戏曲艺术原创力刍议[J];戏剧文学;2003年09期

7 王惟惟;;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仪式暨“新世纪戏曲论坛”学术研讨会述要[J];戏曲研究;2004年03期

8 安葵;张庚的戏曲综合论[J];戏曲艺术;2004年03期

9 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10 ;戏曲艺术2004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安葵;;思想解放促进戏曲创作繁荣[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4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5 李简;;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6 施旭升;;戏曲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的本体性描述[A];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C];1992年

7 孙书磊;;典型理论与20世纪戏曲批评“失语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上官涛;;崇雅归正——试论蒋士铨的戏曲创作[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建鹏;白岚玲:戏曲评点学研究的拓荒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严森林;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余青峰;当戏曲撞上“新娱乐”[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当舞台艺术遇到新媒体[N];文艺报;2014年

9 李小菊;阿甲:戏曲事业的改革者和创造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易木;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玉人;勃发与超越——新时期建戏曲创作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军华;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6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蓓蕾;三十年戏曲文学创作概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9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英;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佳;新时期戏曲创作理论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2 孙建杰;清廷禁毁戏曲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杨洋;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4 项晓瑛;唐英及其戏曲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萍;明代江南妇女的戏曲参与[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李中建;明代“自况”戏曲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毕剑;戏曲旅游的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7年

8 孙雯;论新时期探索话剧对戏曲的借鉴与发展[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一承;林任生、王冬青戏曲创作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琳娜;清代戏曲虚实观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4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74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