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荀慧生与1930年代京剧“四大名旦”的评

发布时间:2018-05-14 21:26

  本文选题:京剧 + 四大名旦 ; 参考:《文化遗产》2017年03期


【摘要】:京剧"四大名旦"是对梅、程、荀、尚四位旦角名伶的特定称谓。它是1930年代初由上海捧荀慧生的"白党"策划并通过《戏剧月刊》"现代四大名旦"征文评选而产生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沪上色彩。尽管程、荀、尚三伶在"四大名旦"中的排序颇有争议,但这一名号负载着丰富的符号意义,被广泛认可和接纳,成为中国京剧旦角艺术的最高范本。本文从"四大名旦"术语生成史的角度考察其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讯息和文化意涵。
[Abstract]:The four famous Dan of Peking Opera is a special title for Mei, Cheng, Xun, and four famous actors. It was planned by XunHuisheng's "White Party" of Shanghai in the early 1930s and was selected by the "four famous danmen" of the "monthly Drama",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strong hushang color. Although the ranking of Cheng, Xun and Shang Sanling in the "four famous Dan" is controversial, it is widely accepted and accepted as the highest model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ich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behind the "four famous dans" ter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ir 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项目编号:14AZW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敏;荀慧生大师的“三化三感”[J];中国戏剧;2000年02期

2 鲁德俊;荀慧生果真没有电影留下来吗?[J];中国京剧;2003年07期

3 王家熙;荀慧生老唱片赏鉴[J];中国京剧;2005年09期

4 王选;应重视京剧史料的开掘整理工作——有感于《荀慧生老唱片全集》的出版[J];中国京剧;2005年11期

5 ;纪念荀慧生诞辰105周年 荀慧生老唱片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王选同志发表重要电视讲话[J];中国京剧;2005年11期

6 孙毓敏;;《荀慧生老唱片全集》出版感言 纪念荀慧生先生105周年诞辰[J];中国戏剧;2005年11期

7 厚福;;《荀慧生老唱片全集》荣获中国金唱片专辑奖[J];中国京剧;2006年04期

8 和宝堂;;荀慧生纪念馆在故乡奠基[J];中国京剧;2007年01期

9 和宝堂;;我看电视剧《荀慧生》[J];中国京剧;2007年03期

10 孙从改;;艺事五味——勤、博、痴、新、德——电视剧《荀慧生》观感[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锦华;;与荀慧生大师同台[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2 ;纪念荀慧生诞辰110周年荀派频临失传剧目展演[A];中国演员(2009年第2期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版编辑邋刘润为 范咏戈  王啸文 沈卫星;用高品位的电视剧艺术滋养观众[N];文艺报;2007年

2 高小立;电视剧《荀慧生》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N];文艺报;2007年

3 高小立;京剧大师身影再现荧屏[N];文艺报;2007年

4 黄康;霓裳羽衣情[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周桓;“味”好自然有人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蕾静;从《金玉奴》看荀慧生音乐表演美学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889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89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