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与借鉴:中国现代戏剧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接受
本文选题:误读 + 借鉴 ; 参考:《戏剧艺术》2015年06期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以其对人类灵魂的尖锐批判和反思而卓立于世界戏剧史上。但是,中国现代戏剧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接受却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本文拟在梳理和探讨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根本主旨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现代戏剧在接受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过程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和不同的借鉴倾向,也借此为中国当代戏剧借鉴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及其他流派提供艺术及灵魂意义上的启示。
[Abstract]:German expressionist drama stands out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drama for its sharp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n human soul. However, the acceptance of German expressionist drama in modern Chinese drama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from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discussing the basic purport of German expressionist dram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sreading phenomenon and different reference tendenc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German expressionist drama. It also provides Chinese contemporary drama with inspiration in the sense of art and soul for reference to German expressionist drama and other schools.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分类号】:J8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丁·艾斯林;欧洲现当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雪梅;;荒诞派戏剧的背叛和回归——马丁·艾思林眼中的荒诞派戏剧[J];电影评介;2010年11期
2 黎林;荒诞的世界 觉醒的自我——论《老妇还乡》之主题[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3 盛雪梅;;艾思林戏剧思想概观[J];美与时代(下);2010年08期
4 陈全黎;;文化创伤与记忆伦理[J];文化研究;2014年03期
5 李勇强;;表现主义戏剧“新人”形象论析[J];文艺争鸣;2011年02期
6 张月辉;;梅特林克与贝克特戏剧中的“静止”[J];戏剧文学;2008年08期
7 周宪;布莱希特戏剧的内在矛盾及其反思[J];戏剧艺术;1997年03期
8 尹松,王胜华;黑色祭坛上的五彩斑蝶——试论日奈剧作中的游戏和仪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胡星亮;;新时期“探索戏剧”的反思与批判[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赵雪梅;;论荒诞派戏剧的狂欢仪式[J];戏剧文学;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樊晓君;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奔;热内剧本叙事的同源性结构分析[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聂斌;对我国司法犯罪化的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耿余;试论《海鸥》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形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4 贾喜锋;解读荒诞剧《等待戈多》: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雪梅;荒诞派戏剧中的狂欢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月辉;静止戏剧:从梅特林克到贝克特[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7 王非一;毕希纳《沃依采克》的先驱性意义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李杨;哈罗德·品特戏剧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陈小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思潮在中国1980年代的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华维;论品特对英国戏剧文学传统的当代传承和超越[D];湖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世智;;实验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传统[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刘瑞弘;;“九一八”戏剧的传播与中国现代戏剧的转型[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3 李树凯;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上)[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4 李树凯;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下)[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5 孙轮;由海洋来之波浪——中国现代戏剧主流的理论与实践[J];剧作家;2005年01期
6 田美丽;论中国现代戏剧中的“死亡与再生”原型主题[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7 傅学敏;论中国现代戏剧语言的抒情性[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胡德才;现代戏剧研究的新平台——《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简评[J];上海戏剧;2005年05期
9 范方俊;;中国现代戏剧的“舶来”路径及跨文化研究属性[J];艺术评论;2012年01期
10 胡星亮;;宋春舫: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先驱者[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宝珍;;警惕话剧的生态危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曦;传媒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戏剧[D];青岛大学;2010年
2 林可;论校园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建构中的作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5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3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