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媒视野下温州鼓词的传承特征与困境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 th century, Wenzhou drum word has experienced broadcast, au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media technology, power discourse not only constru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casting drum words, audio and video drum words and TV drum words, but also forms the singing form of text centered "Zi ci". By virtue of its strong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singing form of "Zi ci" in the media form is gradually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and becomes the main form of singing drum words in the original field. From the new "Tang ci" to the text-dependent "Zi", the live singing of Wenzhou Drum ci is becoming an art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及县域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CMZ04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约翰·迈尔斯·弗里,翟胜德;典律之解构[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2 朝戈金;;约翰·弗里与晚近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走势[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古侠;;温州鼓词的演变及其保护[J];四川戏剧;2007年04期
2 施王伟;;温州鼓词音乐及结构特点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富春雷;;温州鼓词探微[J];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4 李葳;;温州鼓词及研究现状[J];黄河之声;2009年06期
5 邱一曼;;浅谈温州鼓词在21世纪所具有的生命力与文化力[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6 王志毅;;温州鼓词的音乐和唱词特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阮立忠;林爱钗;;温州鼓词:鼓帆驶行的韵律[J];浙江画报;2007年04期
8 吴丽平;;温州鼓词[J];中国教师;2008年17期
9 汪凌霄;;温州鼓词[J];曲艺;2009年06期
10 成萌;;温州鼓词[J];曲艺;201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杨世朋;温州鼓词,还能传唱多久?[N];温州日报;2011年
2 沈不沉;温州方言艺术从古说到今[N];温州日报;2010年
3 报道组 黄松光 林晓忠;温州鼓词唱响世博会[N];温州日报;2010年
4 叶挺铸;地方博物馆与温州鼓词[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苏墨;温州鼓词:产业化浪潮中的沦落?[N];工人日报;2013年
6 佘章;浙江:“非遗”曲种唱起今天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高小立;温州鼓词《好支书郑九万》出自诗人之手[N];文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慧;浙江文艺万紫千红[N];浙江日报;2010年
9 陈钧贤;亟待抢救的温州宝卷[N];温州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葳;温州鼓词发展历程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洁;温州鼓词艺术特征及文化背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44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4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