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戏曲表演形体设计及其研究对象初探

发布时间:2018-10-18 12:11
【摘要】:戏曲表演形体设计,也称为戏曲表演身段设计。它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创作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所产生的新的概念与分工。戏曲表演形体设计者,是戏曲现代舞台艺术创作中诞生的新概念和社会分工的新脚色。既是一种社会脚色的名称,也是这一脚色承担及扮演者的称谓。戏曲表演形体设计与其他设计存在区别。随着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戏曲表演形体设计学作为戏曲表演学之下的新兴分支学科步入了历史的舞台。其研究对象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创作研究、戏曲表演形体设计史以及戏曲表演形体设计批评。
[Abstract]:Opera performance body design, also known as opera performance body design. It is a new concept and division of labor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tage performing art and the refine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body designer of opera performance is the new concept of modern stage art creation and the new role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t is not only the name of a social character, but also the name of the foot-bearing and the acto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dy design of opera performance and other desig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performing art, the body design of opera performance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history as a new branch subject under the theory of opera performance.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opera performance form design, the history of opera performance form design history and the criticism of opera performance form design.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研究》(编号:10YJC76005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霞;;从“无情”到“有情”:道家生命本性论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吴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论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张立波;;郭象“足性逍遥”的伦理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刘运好;史晶晶;;哲理与诗性:竹林玄学影响下阮籍《咏怀诗》的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谢元琨;;试论王弼之“象”及其与文学之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聂民玉,纪常造;“名教”与“自然”:魏晋士人心态调适“三部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乔宗方;;试论邵雍先天六十四卦同步历史的自然科学意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杨立华;;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其忠;樊尊峰;;老庄无为论及其对中医养生观影响的探析[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汪锋华;;《管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米丰翠;《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步伟伟;先秦主流思想的教育管理价值探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金莲;中国古典美学“境”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萌;气息的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耀 ,潘国钧;满园蓓蕾带露开[J];中国戏剧;1983年01期

2 钟秀娟;;戏曲形体的地位[J];戏文;2006年04期

3 陈辉;;浅析锣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J];剧影月报;2007年06期

4 陆淑绮;在舞台上,您会呼吸吗?[J];中国戏剧;1989年03期

5 尔冬;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京成立[J];戏曲艺术;1995年01期

6 骆正;梅兰芳与戏曲表演心理学[J];中国京剧;1995年01期

7 路玉玲;戏曲表演心理机制再探[J];戏曲艺术;1997年03期

8 何相容;浅谈戏曲表演的体验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从《白蛇传》谈对特殊体验的认识[J];戏文;1997年02期

9 黄明煌,周弋瑛,曹丁巨;浅论地方小戏曲表演的“三性”[J];戏剧文学;2004年09期

10 胡智勇;;浅谈戏曲表演中的以情动人[J];东方艺术;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诗兵;;《生死擂》引发的表演美学思考[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2 谭静波;;戏曲现代戏表演的推陈出新[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胡芝风;;看梅花奖演员的表演 谈中国戏曲表演审美特征 评陈霖苍、黄孝慈、沈铁梅的表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朱恒夫;;论上海戏曲的过去、现状与振兴的对策[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曲六乙;蒋建东;李庆成;吴乾浩;田志平;邢大伦;谭志湘;周传家;秦华生;周华斌;路应昆;徐世丕;胡芝风;赵志刚;胡莜坪;郭媛媛;李鸣春;;网络是虚拟的 爱情是美丽的 青春越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现场研讨会纪要[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刘祯;毛忠;;京剧学论略[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李默然;;我对表演艺术的看法 兼议李维康、宋国锋的表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周企旭;;川剧形成于20世纪初诞生于现代[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王绍军;;交融与嬗变——戏曲表演语汇的现代化进程[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廖全京;;表演艺术之链上的理论缺环 从一个角度看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 著名戏曲 民俗学专家 曾永义;戏曲本质与腔调新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傅谨;戏曲教育呼唤更多自主空间[N];光明日报;2008年

3 傅谨;给戏曲人才培养更多自主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赵永湘;戏曲,以歌舞演故事[N];安徽日报;2006年

5 徐涟;专家将研讨戏曲表演艺术传承[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郑洁;京剧传承还要靠市场[N];北京商报;2010年

7 王亦平;戏曲表演人才培养途径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刘祯 毛忠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传统到当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唐雪薇;田蔓莎涉足实验戏曲[N];四川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艺邋报道组 叶圣义;永嘉小溪打造农民戏曲村[N];温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D];浙江大学;2009年

2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3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爱民;临川古戏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红叶;莆仙戏音乐中锣鼓点与戏曲表演关系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凤丽;论性别错位的性别批评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童玲;简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蔚然;中国动画的戏曲情结[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6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易婷;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玉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与戏曲表演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王娟;戏曲与乐舞[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党永生;传统戏曲舞美因素的承传与创新[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279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79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