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屈原》中唱段《离别之歌》的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23:30
本文关键词:歌剧《屈原》中唱段《离别之歌》的演唱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离别之歌》是歌剧《屈原》中的一个经典唱段。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梳理歌剧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特征,通过对唱段中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的分析,对人物进行了角色定位。本文对这一唱段分两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分别是婵娟的演唱部分和屈原与婵娟的二重唱部分。通过对施光南先生几个创作手法的探析,对于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和演绎作品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自己对唱段的演唱体验和心得,对两部分的演唱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包括气息的控制、音色的变化、语气和语感的配合、情感的表现以及两声部的配合等。最后通过分析习唱作品对演唱的帮助,结合笔者的演唱体会总结出重唱对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演唱能力、听辨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作特征 创作手法 演唱分析 演唱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 歌剧《屈原》的创作特征8-10
- 二、 唱段《离别之歌》中两个人物的角色定位10-11
- 三、 对《离别之歌》的演唱分析11-31
- (一) 婵娟的演唱部分11-23
- 1、 几个创作手法的探析11-18
- (1) 运用转调和改变伴奏织体强化情感变化12-16
- (2) 通过力度变化塑造人物形象16-18
- 2、 演唱技术分析18-23
- (1) 气息的控制18-20
- (2) 语感的把握20-22
- (3) 情感的调控与音色的变化22-23
- (二) 屈原与婵娟的二重唱部分23-31
- 1、 段落的音乐分析23-25
- 2、 演唱技术分析25-31
- (1) 两条情感线的交织25-27
- (2) 语气、语感的配合27-28
- (3) 力度的控制28-29
- (4) 乐句的处理29-30
- (5) 情感的把握30-31
- 四、 习唱作品对演唱的帮助31-35
- 结论35-36
- 注释36-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39-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允文;歌剧《屈原》启示录[J];人民音乐;1999年04期
2 吴静;;论施光南歌曲创作的民族性[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建国;;声以情为源,情随意而行——论歌唱中的“意·情·气·声”[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4 王次p,
本文编号:278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