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京剧海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6:36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文化的对外传播在一国的国际化进程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作为戏曲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京剧的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海内外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下,“京剧热”带动了各式各样的京剧海外传播项目。针对目前京剧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障碍,由谁,以什么样的形式,将什么样的京剧内容,传达给什么样的观众,并期望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的。探究一种既符合京剧自身特点,又符合文化海外传播基本规律的模式对推动京剧国际传播非常重要。 本文以京剧的海外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宏观把握下,通过梳理京剧海外传播慨况,选取典型的“有讲解的京剧巡演”个案,进行了如下三个层面的分析—— 第一,对“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通过调研访淡和资料解读等方法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从发展历程、运作主体、内容和手段等层面完整呈现了“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第二,从传播学的视角,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首先在运作上,该模式具有复合型多方合作的主体优势,并突显出两级传播的优越性:其次在内容和手段上,模式基于“有讲解”和“巡演”的两大特色,将一种“讲课-观赏-体验”的京剧文化体验课堂模式搬上舞台,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第三,基于对“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解读,提出一种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模式,即在主体与受众上应坚持传播者多方运作和受众反馈的双向互动,在内容和手段上应合理整合和配置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坚持文化海外传播中诠释与体验的核心概念。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从理论层面来看,该研究为一种成功的京剧海外传播模式提供了理论阐释,指出相关机构在筹备策划京剧海外项目时不仅要关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文化差异等个体因素,还应着力探究由不同的运作平台形成的多个互动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系统,如何在更大的社会文化结构系统中更好的运行,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可或多或少地作用于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具体实践当中,发挥构建文化体验与反馈体系、满足中外方需求、缓解跨文化交际障碍、节约信息成本等功能.对于未来宏观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微观的文项目运作都将颇具裨益。 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本文在文献分析和两次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出微观层——依托于对外汉语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的泛传播和宏观层——“主体运作”和“受众反馈”的复合型传播,进而推导出一种可推广的京剧海外传播模式。本文希望未来将有更深入的调查和实践研究来检验该理论模式,结合传播的实际社会环境,为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出更有价值的意见。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J892;J8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关于京剧海外传播的研究
1.2.1 京剧海外传播的历史
1.2.2 京剧海外传播的定位
1.2.3 基于“5W模式”的京剧海外传播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分析法
1.4.2 文献资料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1.5.1 概念界定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京剧的海外传播概况及个案分析
2.1 京剧海外传播概况
2.1.1 不同地域京剧海外传播的总体情况
2.1.2 不同时期京剧海外传播的运作特点
2.2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案例分析
2.2.1 巡演项目的发展历程
2.2.2 巡演项目的运作主体
2.2.3 巡演项目的内容和手段
2.3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的实地调研及结论
2.3.1 问卷调研情况
2.3.2 采访情况
第三章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解读
3.1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
3.2 关于京剧巡演运作的解读
3.2.1 项目运作主体的复合性
3.2.2 项目运作两级传播的优越性
3.2.3 基于“把关人”理论的解读
3.3 关于京剧巡演内容与手段的解读
3.3.1 从巡演传播内容选择的角度
3.3.2 从巡演传播内容表现手段的角度
3.3.3 基于“意见领袖”理论的解读
第四章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推广价值
4.1 主体与受众——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主体运作和反馈模式
4.1.1 主体运作模式的可推广性
4.1.2 受众反馈模式的可推广性
4.2 内容与手段——海外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诠释与体验
4.3 启示与展望——基于戏曲艺术海外推广的思考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回顾与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附录一 2011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问卷调查情况
附录二 2012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问卷调查情况
附录三 2011年和2012年相同受试者问卷回答情况对比
附录四 2011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现场采访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2833353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J892;J8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关于京剧海外传播的研究
1.2.1 京剧海外传播的历史
1.2.2 京剧海外传播的定位
1.2.3 基于“5W模式”的京剧海外传播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分析法
1.4.2 文献资料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1.5.1 概念界定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京剧的海外传播概况及个案分析
2.1 京剧海外传播概况
2.1.1 不同地域京剧海外传播的总体情况
2.1.2 不同时期京剧海外传播的运作特点
2.2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案例分析
2.2.1 巡演项目的发展历程
2.2.2 巡演项目的运作主体
2.2.3 巡演项目的内容和手段
2.3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项目的实地调研及结论
2.3.1 问卷调研情况
2.3.2 采访情况
第三章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解读
3.1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
3.2 关于京剧巡演运作的解读
3.2.1 项目运作主体的复合性
3.2.2 项目运作两级传播的优越性
3.2.3 基于“把关人”理论的解读
3.3 关于京剧巡演内容与手段的解读
3.3.1 从巡演传播内容选择的角度
3.3.2 从巡演传播内容表现手段的角度
3.3.3 基于“意见领袖”理论的解读
第四章 “有讲解的京剧巡演”模式的推广价值
4.1 主体与受众——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主体运作和反馈模式
4.1.1 主体运作模式的可推广性
4.1.2 受众反馈模式的可推广性
4.2 内容与手段——海外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诠释与体验
4.3 启示与展望——基于戏曲艺术海外推广的思考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回顾与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附录一 2011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问卷调查情况
附录二 2012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问卷调查情况
附录三 2011年和2012年相同受试者问卷回答情况对比
附录四 2011年“有讲解的京剧巡演”现场采访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幼蒸;;符号学全球化和跨文化符号学的认识论意义——朝向人类理论实践的一个全球新启蒙时代[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钟玲;;谈中国戏曲在海外的推广[J];四川戏剧;2013年01期
4 吴瑛;;文化传播:从天主教耶稣会到孔子学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李巍巍;;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J];新闻爱好者;2008年05期
6 赵君奇;戏曲在海外传播考略[J];引进与咨询;2002年06期
7 方园;;对现今我国戏曲新的传播形态与对外传播障碍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8 沈小梅;把京剧艺术传播到异国他乡[J];艺术百家;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283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3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