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温曲武秧歌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2:49
本文以山西祁县温曲武秧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走访武秧歌代表性艺人来获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所得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力求探索这一民间艺术的历史源流及当下的发展概况。从最初发端于温曲村民习武风尚的武秧歌雏形到如今与祁太秧歌、晋剧等相关艺术的有机融合,祁县温曲武秧歌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从过去元宵佳节武秧歌汇入“闹红火”到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定艺术品种参加文艺汇演,它发挥出对村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教育作用及对人们生活的娱乐作用,武秧歌基于村民的需要而存在,也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祁县温曲村有一句俗语:“温曲家,猴儿大小有两下”,它风趣地表达出人们习武、好动、爱演的村风村尚。温曲武秧歌作为本村特有的地方艺术品种,是集武术、晋剧和祁太秧歌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找寻已有的武秧歌文本资料及艺人口述资料,从文献中梳理温曲武秧歌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田野记录中发现武秧歌的现存情况,根据相关资料综合分析武秧歌的艺术特征。文章着重对武秧歌艺术本体(题材、代表剧目、声腔、伴奏、音乐等)作记录和分析,同时探究其与相关艺术的内在联系,分析相关姊妹艺术对武秧歌发展的影响,文章还结合温曲武秧歌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对其民俗意义和社会影响作探讨,另外文章还从武秧歌的源流、代表性艺人、旧时演出活动及活动团体等方面来探索这一民间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
【学位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825
【部分图文】:
17图 3-1 《吃瓜》剧本①(郭映长提供,高延寿记谱,贾红霞拍摄于艺人家中,2017-03-03)在笔者收集的武秧歌的乐谱资料中,只有一个是见于艺人的整理记录。上图中记载的唱段发生在《吃瓜》剧目中的第一场《瓜园看戏》中,表现的是天气晴① 郭映长艺人手中的《吃瓜》剧本后有高延寿艺人整理的【耍娃娃昆调】,但由于剧本时间较久远,上面的字已不太清楚,笔者将照片附于文中。
唱了四年后我就开始出外村卖台口演出,1958 年 9 月考取祁县艺校,学习三个月后解散了,我就跟随剧团学习演出,省艺校欣赏我的才华,多次来找我,可是那时候县艺校不放人,后来我的嗓子出现问题,慢慢的流行开现代戏以后,我就在 1965 年改行了,改行以前我扮演过有十一郎、吕布、周瑜等,1986年我退休以后就一直在温曲教戏剧和武秧歌,我还多次参加过温曲武秧歌的演出,旧时八九十年代温曲武秧歌的演出时间从腊月三十就开始了,一直演到正月二十才完了,街头上的演出内容有火流星②(见图 4-2)、街头武术和文武秧歌,可红火了。在艺人家里,笔者还看到了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参与温曲武秧歌的抢救工作,整理了如《豪天关》(1988.10.14)、《薛家窝》(1992.2.1)、《清风岭》(1989.7.6)、《卖艺》(1989.11.24)、《翠云楼》(1992.3.1)、《吃瓜》(1990.7.18)等武秧歌剧本十余部,另外还整理了祁太秧歌《烧窑》(1999.12.12)、《大观灯》(1992.2)等,《大观灯》还在温曲武秧歌中转用(以上括号中为吕辉整理剧本完成时间),他还在 2005 年后积极教授学生武术,使得心意拳得以传承。
吕辉徒弟在表演火流星(吕辉提供,笔者得于2017-12-13)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236
【学位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825
【部分图文】:
17图 3-1 《吃瓜》剧本①(郭映长提供,高延寿记谱,贾红霞拍摄于艺人家中,2017-03-03)在笔者收集的武秧歌的乐谱资料中,只有一个是见于艺人的整理记录。上图中记载的唱段发生在《吃瓜》剧目中的第一场《瓜园看戏》中,表现的是天气晴① 郭映长艺人手中的《吃瓜》剧本后有高延寿艺人整理的【耍娃娃昆调】,但由于剧本时间较久远,上面的字已不太清楚,笔者将照片附于文中。
唱了四年后我就开始出外村卖台口演出,1958 年 9 月考取祁县艺校,学习三个月后解散了,我就跟随剧团学习演出,省艺校欣赏我的才华,多次来找我,可是那时候县艺校不放人,后来我的嗓子出现问题,慢慢的流行开现代戏以后,我就在 1965 年改行了,改行以前我扮演过有十一郎、吕布、周瑜等,1986年我退休以后就一直在温曲教戏剧和武秧歌,我还多次参加过温曲武秧歌的演出,旧时八九十年代温曲武秧歌的演出时间从腊月三十就开始了,一直演到正月二十才完了,街头上的演出内容有火流星②(见图 4-2)、街头武术和文武秧歌,可红火了。在艺人家里,笔者还看到了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参与温曲武秧歌的抢救工作,整理了如《豪天关》(1988.10.14)、《薛家窝》(1992.2.1)、《清风岭》(1989.7.6)、《卖艺》(1989.11.24)、《翠云楼》(1992.3.1)、《吃瓜》(1990.7.18)等武秧歌剧本十余部,另外还整理了祁太秧歌《烧窑》(1999.12.12)、《大观灯》(1992.2)等,《大观灯》还在温曲武秧歌中转用(以上括号中为吕辉整理剧本完成时间),他还在 2005 年后积极教授学生武术,使得心意拳得以传承。
吕辉徒弟在表演火流星(吕辉提供,笔者得于2017-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舒书;;秦晋武术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年04期
2 高海燕;;多维视角下的温曲武秧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宪民;;吕辉答《精武》编者问[J];精武;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凤龙;晋剧唱法及其风格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慧玲;晋剧传统服饰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高海燕;关于祁太秧歌的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7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3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