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艺术裂变时代与中国戏剧导演意识的觉醒——以张彭春的戏剧导演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7 22:18
  张彭春在中国传统戏曲衰落和西方现代话剧叩门而入的时代背景下,自觉地实践了欧美现代导演理论。他率先明确导演在话剧当中的核心地位,开始探索当时欧美所涌现出的多元导演风格,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欧美写实化的现代舞台美术实践,促进了中国早期戏剧导演职能的完善。他凭借着自身对中外戏剧的了解和丰富的艺术实践,于1930年和1935年先后作为总导演和随团顾问,陪同梅兰芳赴美和访苏,向西方宣扬中国的传统戏曲,促进中西方戏剧的交融。张彭春的导演观、导演实践,是中国戏剧本土化的需要,也是中国话剧现代演进的需要。他创造性地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形成其独特的导演观念,并确立了从严从难的戏剧导演风格。 

【文章来源】:文学与文化.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开启导演在演出中的职能
二践行欧美多种导演风格的戏剧实践
三践行欧美写实的现代舞台美术实践
四编导中西方名剧
五梅兰芳访美、访苏剧目的总导演和随团顾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剧导演“第一人”——张彭春早期话剧导演活动研究[J]. 陈元峰.  东方论坛. 2013(02)
[2]张彭春对中国话剧的三大贡献[J]. 郭武群.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3]论导演的风格化与话剧舞台艺术的中国化[J]. 马俊山.  戏剧艺术. 2004(04)

硕士论文
[1]南开早期话剧研究[D]. 郭晓丽.南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2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22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