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京梨园行会组织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北京梨园行会组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梨园行会组织是戏曲艺人自发的群众性民间组织。对内的具体职责为:处理行业内部戏班间、艺人间的矛盾;保障艺人基本生活;规范戏曲舞台演出等。对外主要负责:树立、维护整个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监督、履行政府指令;沟通政府与艺人间的关系等。民国时期,北京梨园行会组织经历了“正乐育化会”、“北京梨园公益总会”、“北京梨园公会”、“国剧公会”四个阶段。作为以维护艺人利益为根本的行会组织,除“北京梨园公会”时期因战乱时局,组织性质被迫发生转变外,其余三个时期都具有内在统一性。 本文将在对上述四个阶段的历史沿革做详细梳理的同时,再深入研究每个阶段梨园行内较为敏感突出的问题。从而探求其与社会、政府、戏曲艺术及戏曲艺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到其在戏曲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阐发其在中国戏曲史及京剧史研究中新颖独特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民国 梨园行会组织 突出问题 戏曲艺术 艺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第一章 正乐育化会8-23
- 第一节 何谓“正乐育化会”8-17
- 1、正乐育化会之“魂”11-13
- 2、正乐育化会之“纪律”13-17
- 第二节 正乐育化会关于处理“女伶”、“童伶”的若干问题17-23
- 1、为何要禁女伶的戏17-21
- 2、童伶的境遇21-23
- 第二章 梨园行会组织二度改组23-33
- 第一节 梨园公益总会23-26
- 第二节 北平梨园公会26-33
- 1、动荡时局27-28
- 2、虚假繁荣中的真繁荣28-30
- 3、义务戏的基本情况30-33
- 第三章 梨园行会组织再度改组——国剧公会33-50
- 第一节 会务重组33-39
- 1、改名换姓,再开张33-34
- 2、人员安排34-37
- 3、章程制定37-39
- 第二节 对国剧公会关于“票价调整”、“禁烟”问题的研究39-50
- 1、票价调整39-45
- 2、禁烟运动45-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明清时期的行会组织特点[J];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11期
2 周继厚;;两枚上海伶界联合会会员证章[J];上海戏剧;2008年10期
3 森林的火焰;;民间的力量[J];中华手工;2007年05期
4 张冬菜;;行业信仰与“非遗”保护的民间策略——闽西傀儡戏“田公会”的历史与现状[J];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02期
5 栗守田;;享誉上党剧坛160年的鸣凤班[J];山西老年;2006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日根;;谈闽商行会文化的传承[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经;美国的行业协会(1)[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2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美国行会:“信任标记”是最佳脸谱[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3 荣超;行业协会如何成为反倾销的主角[N];中国社会报;2003年
4 汪智杰 王艳华 丛胜日;地方行业协会面临重新洗牌[N];中国商报;2004年
5 汪智杰 王艳华 丛胜日;呼唤商(协)会时代到来[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中国商会的缘起[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7 记者 忍冬 通讯员 张永 实习生 邬翠莲;黄石:培育五大领域农村经纪人[N];黄石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谷依曼;民国时期北京梨园行会组织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4年
3 李恒宇;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权力构架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席晓军;明清行会组织变迁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北京梨园行会组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