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当代昆曲“谈艺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1:01

  本文关键词:当代昆曲“谈艺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戏曲演员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从艺经历和表演体会亟待记录总结和加以研究,因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戏曲演员的“谈艺录”。这些“谈艺录”由演员亲自口述或演述,经由学者专家协助记录、整理完成,内容包括个人从艺经历、表演经验、艺术创造、师承等各个方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数量十分可观的戏曲“谈艺录”,当下还未曾有对这一“谈艺录”现象做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试以文本性质的昆曲“谈艺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建国后的昆曲“谈艺录”作较为全面的梳理,论述当代昆曲“谈艺录”的内容和特点,探讨昆曲“谈艺录”与昆曲表演艺术研究、昆曲艺术传承之间的关系,并从口述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昆曲“谈艺录”对于昆曲传承保护、拓展和深化当今戏曲研究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谈艺录 昆曲表演 昆曲传承 口述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第一章 当代昆曲“谈艺录”概述13-26
  • 第一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的三个阶段13-16
  • 第二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的内容和特点16-26
  • 第二章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表演艺术26-48
  • 第一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传承26-29
  • 第二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的美学特征29-37
  • 一 文雅29-31
  • 二 规范31-34
  • 三 合度34-36
  • 四 写意36-37
  • 第三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程式37-40
  • 第四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表演内心体验40-44
  • 第五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创新44-48
  • 第三章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表演研究及其价值48-69
  • 第一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中的昆曲表演理论48-56
  • 一 曲学48-51
  • 二 身法51-54
  • 三 体验54-56
  • 第二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昆曲的传承和保护56-59
  • 第三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与口述历史研究59-61
  • 第四节 当代昆曲“谈艺录”之于昆曲研究的价值61-69
  • 一 昆曲“谈艺录”是昆曲研究的一手资料62-63
  • 二 当代昆曲“谈艺录”是昆曲在当代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成果63-64
  • 三 当代昆曲“谈艺录”中的表演经验和艺术总结,奠定了对昆曲表演艺术认识的基础64-65
  • 四 当代昆曲“谈艺录”对当下和未来昆曲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65-69
  • 参考文献69-7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保护昆曲?[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2 蔡正仁;中国昆曲──迈开大步向前走[J];中国戏剧;2001年08期

3 王恂;昆曲的命运[J];中国戏剧;2001年09期

4 慧敏;文化部举办昆曲展演[J];中国戏剧;2001年10期

5 ;昆曲——光明行[J];上海戏剧;2001年06期

6 丁修询;昆曲三谈[J];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7 晓罗;全国政协实施《保护扶持昆曲艺术》工作[J];中国戏剧;2004年06期

8 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戏剧艺术;2004年03期

9 文轩;我校举办昆曲艺术高峰论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毓敏;;根据昆曲的规律发展昆曲[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侯少奎;;喜看昆曲现代戏《陶然情》[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汪仕豪;;苏州园林引入昆曲艺术让国宝发扬光大[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杨凤一;;昆曲的改革、发展,要立足于抢救、继承[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5 黄竞莹;;顾卫英的昆曲表演[A];中国演员(2011年第6期总第24期)[C];2011年

6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深入推进[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7 刘南;;海峡两岸昆曲艺术家献演《牡丹亭》 昆曲邂逅海德堡[A];中国演员:2013年第4期 总第34期[C];2013年

8 沈泉生;;谈木偶昆曲的传承及保护[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孙毓敏;;一次昆曲艺术大餐[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10 李蓉;;努力坚守 传播昆曲文化——记浙江昆剧团青年小生曾杰[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 涟;美妙的昆曲“家乡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刘玉琴;昆曲保护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2004年

3 朱为总;昆曲难寻来时路[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王小春 薛颖旦;我省颁布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工程方案[N];新华日报;2004年

5 本刊记者  郭青剑;青春昆曲离年轻有多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朱伟明;昆曲学术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6年

7 汪秋萍;柯军:想让昆曲“飞起来”[N];新华日报;2006年

8 记者 查金忠;今后一年,南京人可以免费看昆曲[N];南京日报;2007年

9 牟康;昆曲故乡以昆曲文化育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周玉宁;《昆曲艺术大典》出版在即[N];文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轩蕾蕾;新时期昆曲学术史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3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胡斌;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 朱夏君;20世纪昆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6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蒯卫华;昆曲商调曲牌曲腔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朱琳;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经华;昆曲在安徽的流传与变异[D];安徽大学;2010年

2 刘娅静;当代昆曲传播的媒介图景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峤U

本文编号:337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7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