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女性演员对中国古典戏曲体制与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0 19:46
  目前国内对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已经基本详尽,但是有关成果基本都是关于戏曲其本身的发展进程,尤其是戏曲形态的转变过程受到了相当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戏曲演员尤其是女性演员却关注较少。本文将中国戏曲史上女性演员的出现与戏曲本身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发现中国戏曲形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女性演员的影响,尤其是从北杂剧到南戏及之后的元杂剧。本文首先以叶玉华先生提出了北曲杂剧为女性演唱的观点为出发点,通过胡忌、啓功先生的不同观点来看杂剧表演的扮演人员性别问题。通过前人之争来找到问题所在,并梳理了中国古代歌舞表演、歌舞戏表演以及戏曲表演中女性演员存在事实性之探讨。随后第二章节,笔者探讨了女性演员出现的原因以及呈现形式。最后的三个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是关于女性对于戏曲呈现体制与形态的影响的探讨。显然,从宋北杂剧到南戏再到元杂剧及之后的戏曲表演,其表演形态、文本形式甚至是戏班的构成都有着极大的转变。北杂剧最初表演形态就是插科打诨,扮演人眼也多为男性,而到了南戏则开始有了“唱”的部分,且演出人员开始出现女性;自此之后女性加入杂剧表演的行列,而杂剧的文本形式也就随之而变,且故事内容多了悲欢离合以及婚恋等类型的主...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女性演员在戏曲扮演的出现及争论
    1.1 杂剧扮演者性别问题之争
    1.2 女演员存在事实性之探讨
第二章 戏曲表演中女性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2.1 女性演员出现的原因
    2.2 女性加入戏曲表演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女性演员对戏曲演出呈现形式的影响
    3.1 杂剧表演形态的改变
    3.2 戏曲演唱形式的改变
    3.3 音乐表现形式的变化
第四章 女性演员对戏曲文本故事的改变
    4.1 文本形态的改变
    4.2 戏剧题材和故事类型的变化
第五章 女性演员对戏曲戏班构成的影响
    5.1 常见的戏班类型
    5.2 戏班构成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旦”脚的起源与形成[J]. 黎国韬.  文艺研究. 2013(03)
[2]两宋杂剧演出形态转变考略[J]. 黎国韬.  民族艺术. 2009(03)
[3]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分类研究[J]. 王玉超.  惠州学院学报. 2007(04)
[4]明代杂剧体制探论[J]. 戚世隽.  戏剧艺术. 2003(04)

博士论文
[1]两宋杂剧形态研究[D]. 黄婧.上海戏剧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明传奇中旦脚文化意义研究[D]. 韩冬.山西师范大学 2012
[2]明杂剧艺术体制研究[D]. 朱兰英.河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4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