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之弦——从“口传心授”看戏曲艺术传承的症结
发布时间:2022-09-29 13:42
"口传心授"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之所以存在,从客体上讲,是因为传统戏曲相对缺少剧本和乐谱等物质载体;从学习主体而论,当时老百姓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戏基本上是靠学生的模仿和死记硬背;从传承手段而言,"口传心授"传承方式非常灵活便利,师徒间的教学行为并不囿于严格的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口传心授"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活态传承,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传统戏曲艺术普遍存在着失传、讹传现象。当今时代,客观环境的变化使戏曲艺术式微,新出现的技术手段也不能有效改变戏曲艺术传承的脆弱性现状。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戏曲艺术传承为何必须口传心授[J]. 吕珍珍. 戏曲艺术. 2014(03)
[2]论戏曲音乐传统传承方式——“口传心授”辨析[J]. 海震. 戏曲艺术. 2012(02)
[3]“口传心授”五题[J]. 徐城北. 艺术百家. 1992(03)
[4]从艺人谚语看民间说唱的师承传统[J]. 任骋. 民间文化论坛. 1984 (02)
本文编号:3682699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戏曲艺术传承为何必须口传心授[J]. 吕珍珍. 戏曲艺术. 2014(03)
[2]论戏曲音乐传统传承方式——“口传心授”辨析[J]. 海震. 戏曲艺术. 2012(02)
[3]“口传心授”五题[J]. 徐城北. 艺术百家. 1992(03)
[4]从艺人谚语看民间说唱的师承传统[J]. 任骋. 民间文化论坛. 1984 (02)
本文编号:3682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68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