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9:29
本文关键词: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郭文景的独幕室内歌剧《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原著、剧本、音乐—戏剧结构、语言声调、音高组织等方面展开分析。 共分为三大部分: 一、绪论,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现代歌剧主要特征及中国歌剧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概述了郭文景与歌剧《狂人日记》;第三部分为课题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二、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创作背景、结构与主旨、“狂人”形象、作品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狂人日记》及散文诗《影的告白》。第二章探讨了歌剧《狂人日记》的整体戏剧结构及结构力问题,分析了各场音乐一戏剧结构。第三章重点分析研究该剧音乐的戏剧表现手段,对旋律形态及节奏、语言声调、音高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及分析。 三、结语总结、提炼了歌剧《狂人日记》的创作特色。 歌剧《狂人日记》是作曲家郭文景用中国人的戏剧观念来写从西方引进来的歌剧,强调“唱、念、做、打”的中国式戏剧性,突出舞台动作、内心活动和音乐对语言的支配力,借鉴西方现代歌剧技法,充分挖掘汉语语言音调的可能性。
【关键词】:狂人日记 音乐—戏剧结构 旋律形态 节奏特色 语言声调 音高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现代歌剧特征及中国歌剧发展概述7-9
- 二、郭文景与歌剧《狂人日记》9-11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11-12
- 体例说明12-13
- 第一章 原著分析13-17
- 第一节 小说《狂人日记》分析13-15
- 一、创作背景13-14
- 二、主旨、内容及结构特点14
- 三、狂人的形象——真狂还是假狂?14-15
- 第二节 《影的告别》分析15-17
- 一、创作背景15-16
- 二、创作手法及内容分析16-17
- 第二章 歌剧结构分析17-29
- 第一节 整体戏剧结构分析17-19
- 一、剧本对原著的改编17-18
- 二、戏剧逻辑与主要结构力18-19
- 第二节 音乐—戏剧结构分析19-29
- 一、歌剧《狂人日记》的音乐与戏剧之关系19-20
- 二、第一场音乐—戏剧结构分析20-25
- 三、第二场音乐—戏剧结构分析25-26
- 四、第三场音乐—戏剧结构分析26-27
- 五、第四场音乐—戏剧结构分析27-29
- 第三章 音乐的戏剧表现手段29-47
- 第一节 旋律形态及节奏29-31
- 一、念唱式旋律29-30
- 二、中心和音技术30
- 三、音色节奏卡农30-31
- 第二节 语言声调的处理31-36
- 一、汉语字音的处理31-32
-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32-34
- 三、人声对位34-35
- 四、传统表现手段的运用35-36
- 第三节 音高组织36-47
- 一、音高关系体系的基本和声语汇36-39
- 二、三种音高关系体系融合的表现性、戏剧性与逻辑性、统一性39-47
- 结语47-48
- 附录一 歌剧《狂人日记》剧本48-53
- 附录二 乐队编制53-55
- 参考文献55-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安鲁新;冲向戏剧性表现之巅——评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J];人民音乐;2004年01期
2 王安国;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歌剧《狂人日记》的音乐特点[J];人民音乐;1994年08期
3 钱亦平;歌剧中的回旋曲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高文厚 ,施聂姐 ,安鲁新;郭文景(上)——一幅作曲家的肖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居其宏,王安国;找回“状态”:当代歌剧的戏剧支点─—评郭文景独幕歌剧《狂人日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李吉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郭文景音乐创作研究概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娄文利;;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郭文景歌剧《夜宴》音响结构技术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8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