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京剧武戏道具的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11:25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京剧武戏道具的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体感游戏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形式。如果能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与京剧结合在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京剧武戏道具具有假定性的特征,是京剧演员武打能力的延伸。同时使用京剧武戏道具的武打动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即是京剧武打程式。京剧武打是对现实的模拟,京剧的程式来源于生活,这意味着程式是对生活的抽象提炼概括;同时由于京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要求这京剧程式需要在生活提炼出的规范进一步加工,使其高于生活。 通过京剧武打能力的训练,能提高训练者的身体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重构,在对程式一招一式的学习的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体感游戏道具通过提高体感游戏角色的属性能提高角色的竞技能力,而体感游戏竞技培养了玩家的信息加工效率,运动模式识别速度,直觉思维决策准确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体感游戏人物的竞技能力。 体感游戏道具是假定性的,体感游戏动作是程式性的,京剧武打与体感游戏竞技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同时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与京剧演员武打能力的背后都是身体能力的体现,,无论是体感游戏竞技获得胜利还是京剧武打获得观众认可,其关键因素是身体能力的优势。因此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与京剧演员武打能力存在同构性。 通过京剧与体感游戏的结合的竞技能力训练,玩家在生理上能够强化自己的身体能力,在心理上提高自己的竞技素质,在精神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京剧武打程式 武戏道具 体感游戏 竞技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17;J8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1.1 课题来源8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9-11
- 1.2.1 关于京剧武打的综述研究9-10
- 1.2.2 关于体感游戏的综述研究10
- 1.2.3 关于竞技能力的综述研究10-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1-13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京剧武戏道具与演员武打能力的训练13-21
- 2.1 京剧武戏道具中演员的武打能力13-16
- 2.1.1 京剧武戏道具的界定14-15
- 2.1.2 京剧武戏道具的假定性15
- 2.1.3 京剧武戏道具中的演员武打能力15-16
- 2.2 京剧演员武打中的程式16-18
- 2.2.1 京剧武打动作的程式性16-17
- 2.2.2 京剧武打程式的重塑17-18
- 2.2.3 京剧武打程式的文化内涵18
- 2.3 京剧演员武打能力的训练18-20
- 2.3.1 京剧武打能力训练中的身体能力培养19
- 2.3.2 京剧武打能力训练中的认知重构19-20
- 2.3.3 京剧武打能力训练中的文化接受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京剧演员武打能力训练与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培养21-33
- 3.1 体感游戏道具对人物竞技能力的培养21-26
- 3.1.1 体感游戏人物与竞技能力的界定21-22
- 3.1.2 体感游戏道具对角色竞技能力的提升22-24
- 3.1.3 体感游戏竞技对玩家竞技能力的培养24-26
- 3.2 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与京剧演员武打能力的同构性26-29
- 3.2.1 体感游戏竞技与京剧武打的形式统一27
- 3.2.2 人物竞技能力与演员武打能力的身体能力统一27-29
- 3.3 基于京剧武戏道具的体感游戏对身体的变革29-32
- 3.3.1 京剧身体能力训练的现实身体抽象30
- 3.3.2 体感游戏身体能力训练的身体自然状态恢复30-31
- 3.3.3 京剧体感游戏身体能力训练的身体变革31-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基于竞技能力训练的京剧体感游戏道具设计及评价33-42
- 4.1 京剧体感游戏的交互方式分析33-35
- 4.1.1 身体信息的注入33-34
- 4.1.2 生命信息的运动34-35
- 4.2 京剧体感游戏演示系统构建35-37
- 4.2.1 设计原则和总体框架35
- 4.2.2 道具设计35-36
- 4.2.3 动作输入36-37
- 4.2.4 动作设计37
- 4.3 京剧体感游戏演示系统测试及评估37-41
- 4.3.1 评价标准37-38
- 4.3.2 评价方法38-39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39-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我国优秀电子竞技运动员选择反应时与其他群体人员的比较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梁国伟;数字化电影表演:恢复身体的自然状态[J];电影艺术;2003年03期
3 梁国伟;陈童;;Flash动画:寻找网络虚拟空间的生命运动形式[J];电影艺术;2007年04期
4 鞠善日;;京剧与西方歌剧差异之比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陈军;桑国强;;中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肖峰;;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车力军;孙峰;;3G时代体感游戏的发展思考[J];电信技术;2011年11期
8 许英;浅析京剧的表演程式[J];当代戏剧;2004年S1期
9 田桂芳;;如何欣赏京剧系列讲座之一 京剧的服装艺术[J];当代人;2008年11期
10 郭远庆;;京剧与扇子[J];北京档案;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京剧武戏道具的体感游戏人物竞技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1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