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豫剧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发布时间:2017-08-10 10:35

  本文关键词:豫剧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更多相关文章: 豫剧 翻译 归化与异化


【摘要】:归化与异化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翻译矛盾的两个方面。用谁来指导翻译,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豫剧翻译从根本上讲,是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在翻译中,应该明确这一目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文化,找准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结合点,用恰当的理念来指导翻译实践,以促进豫剧文化的对外传播,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关键词】豫剧 翻译 归化与异化
【基金】:2015年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中原豫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2400410623 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豫剧翻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qn-602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靠山吼”。1952年,“豫剧”正式成为这一文化精粹的名称。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都位居各剧种的首位”。[1]相对于粤剧、潮剧、琼剧的海外传播,豫剧的海外传播史较短,一方面由于区域限制,另一方

本文编号:65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5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