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黄自清唱剧《长恨歌》中的合唱作品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6 14:49

  本文关键词:黄自清唱剧《长恨歌》中的合唱作品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黄自 清唱剧 长恨歌 合唱作品分析 比较研究


【摘要】:清唱剧诞生于欧洲中世纪,距今已近千年,是中世纪宗教音乐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清唱剧”一词最早由黄自先生翻译并传到中国。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同时也是黄自先生创作的作品,即清唱剧《长恨歌》。这部作品对黄自先生的艺术成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他短暂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大型音乐套曲。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也留下了具有标志性的辉煌之作,具有代表性的是其中的合唱作品。 黄自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者。他在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等领域成就斐然,音乐作品创作种类繁多,理论研究造诣颇深,毕生培养造就了大批音乐专业人才。他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理论论著等富有民族风格特点,使其音乐创作走向民族乐派的道路。 《长恨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清唱剧,由韦瀚章先生根据白居易的同名诗和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创作改编,黄自先生作曲,全剧共分十个乐章,绝大部分(七个乐章)由黄自先生完成,第四乐章,第七乐章和第九乐章没有完成,但其构思和主题思想,已经能够将该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运用多声部、男女声、合唱、独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围绕唐明皇、杨贵妃的历史故事发展,塑造了唐明皇、杨贵妃、宫女、军队四种人物形象,以封建制度下妇女的悲剧性结局而告终。黄自先生大胆尝试,运用娴熟的作曲技法,使情感表现更加细腻、丰富,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很高的艺术性,对中国合唱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法、举例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结合时代背景,研究、论述清唱剧《长恨歌》中合唱作品的音乐创作主题思想,通过分析和声、节奏、旋律、调式调性等,并与《黄河大合唱》的内容、音乐形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来论述清唱剧《长恨歌》中合唱作品的创作特点、表现价值及其对之后的作用与影响。为研究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提供一些补充资料,让黄自先生的合唱作品为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欢。
【关键词】:黄自 清唱剧 长恨歌 合唱作品分析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清唱剧《长恨歌》概述9-15
  • (一) 清唱剧概述9-10
  • (二) 《长恨歌》曲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10-11
  • (三) 《长恨歌》布局结构及历史意义11-15
  • 二、 清唱剧《长恨歌》中的合唱作品分析15-25
  • (一) 混声合唱作品分析15-17
  • (二) 女声合唱作品分析17-20
  • (三) 男声合唱作品分析20-23
  • (四) 作品的创作与表现特点23-25
  • 三、 清唱剧《长恨歌》与《黄河大合唱》的比较研究25-31
  • (一) 比较的原因25
  • (二) 关于两部作品的比较25-30
  • (三) 清唱剧《长恨歌》中合唱作品的作用与影响30-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珊;;《渔阳鼙鼓动地来》作品分析与指挥演绎[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2 孙颖;;从《长恨歌》看黄自的创作特点[J];南方论刊;2009年11期

3 徐玲;;试解清唱剧《长恨歌》[J];艺术广角;2007年03期

4 房亚红;;清唱剧《长恨歌》的情感表达[J];音乐生活;2010年12期

5 高虹;清唱剧《长恨歌》的旋律艺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钱仁康;;黄自的未完成清唱剧——《长恨歌》[J];音乐爱好者;1980年03期

7 汤光华;清唱剧《长恨歌》的思念意绪及其美学意蕴[J];艺海;2005年02期

8 俞曼莼;;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特征与艺术价值[J];音乐大观;2013年08期

9 ;《长恨歌》和音乐家黄自[J];音乐世界;1986年01期



本文编号:803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03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