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萨蒂芭蕾舞剧《炫技表演》和声技法分析(2)
发布时间:2014-08-17 17:50
在西方,有不少的音乐家和音乐学家,几十年来广泛收集资料,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米约(D.Milhaud 1892-1974) ,凯什兰(C.Koechlin 1867-1950)和卡比(R.Coby,1905 一 1992)等人是萨蒂生前的好友、忠诚拥护者。萨蒂去世后,他们写了大量文章向世人介绍萨蒂,为萨蒂后来的复兴做了必要的工作。人们对萨蒂的艺术和生活的进一步了解要归功于第一本萨蒂传一记的问世——1932 年坦普列的《埃里克·萨蒂》(法文版)。坦普列对萨蒂的生活及创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对人们更加深入地厂解萨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位研究萨蒂的重要人物是吉尔莫(Alan.M.Gillmor),他 1972 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便是《埃里克与先锋观念》,1988 年波士顿又出版了他的《埃里克·萨蒂》一书。虽然吉尔莫仍未完全脱离生平叙事的模式,但在涉及萨蒂的审美观念和价值等这些关键性问题时,已经出现了一些闪光之处:如在第七章“公鸡与丑角”中,对萨蒂的“新精神”进了论述,他认为《炫技表演》正是体现萨蒂的“新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
第一章 埃里克·萨蒂简述
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1866-1925),一位反对盲目崇拜偶像、不断迎向未来的作曲家。德彪西称他为“先锋”因为他早期对和声上的创新,虽然当时受限于作曲技巧上的不足,但他仍努力探索简洁的完美形式,敏锐的洞察当代音乐的发展,造就他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新精神”1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一节 埃里克·萨蒂生平介绍
萨蒂出生于法国翁弗勒(Honfleur),父亲原是一位法籍船商,后转而经营音乐出版业,母亲是一位有苏格兰血统的英国人,普法战争后,萨蒂父亲卖掉船务生意,全家人移居巴黎。萨蒂六岁时,母亲去世,他则回到翁弗勒同祖父母居住,八岁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师从管风琴师维诺特(Vinot),十二岁时,祖母去世,又回巴黎居住。1879 年,父亲娶了第二任妻子,是一位钢琴教师与“沙龙音乐”作曲家,婚后以她学有的音乐知识教导萨蒂,并为萨蒂申请至巴黎音乐学院就读,由于萨蒂不喜欢刻板的学院教程,经常缺课,因此成绩不佳,1882 年遭退学。离开学校后,萨蒂私下拜师学艺,1883 年随陶多(Antoine Taudou)学习和声学,1885 年,随马泰斯(Georges Mathias)学习钢琴,但马泰斯对他的评语是“一无是处,三个月学一首曲子,也没有视奏能力”。
1887 年到 1898 年间,萨蒂独自迁居至当时画家与诗人聚集的蒙马特(Montmartre)一地,往来于各咖啡馆与酒馆之间。他的住所正好比邻那间著名的“黑猫酒馆”,经常与其好友西班牙诗人德·拉图尔(Contamine de Latour)一同来往期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1890 年为了躲避债务,移居到较高的蒙马特丘地,但仍来往于“黑猫酒馆”,并在此担任一个剧场的乐团指挥工作。1891 年因与人发生争执离开这间黑猫酒馆,而流连于“克鲁客栈”一带,同年与德彪西结识,两人深厚的情谊一直维持到德彪西逝世。
萨蒂自 1887 年开始接触“玫瑰十字教”(Rosicrucianism),这是一个创立于十五世纪充满神秘色彩的秘密宗教组织,该教对萨蒂这一段时期的音乐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1890 年萨蒂结识该教领导人佩拉登(Josephin Peladan),隔年五月为该教写作圣乐,并担任圣乐团指挥,创作有《星之子》等作品。1892 年因理念不合而公然断绝与佩拉登的关系。到 1895 年,萨蒂改变其穿着风格,依靠着父亲小部分遗产的继承,买了七套相同的深褐色丝绒套装,除了在外在的改变,萨蒂的音乐创作上也有着重大改变,虽然大合唱曲《穷人弥撒》的完成宣告了“玫瑰十字教”时期告一段落,他开始寻找另一新的艺术方向。
萨蒂为了弥补作曲技巧上的不足,于 1905 年 10 月,进入丹第(Vincent d’Incy)等人建立的“圣歌学校”就读,萨蒂在这所学校所学的知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萨蒂在该校攻读对位法文凭,1908 年获得正式文凭,其后到 1912年,萨蒂仍参加各项丹第的作曲课程,包括赋格与管弦乐队配器法等。
.....................................
第二节 创作时期的划分及其美学追求
萨蒂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本文编号:8393
另一位研究萨蒂的重要人物是吉尔莫(Alan.M.Gillmor),他 1972 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便是《埃里克与先锋观念》,1988 年波士顿又出版了他的《埃里克·萨蒂》一书。虽然吉尔莫仍未完全脱离生平叙事的模式,但在涉及萨蒂的审美观念和价值等这些关键性问题时,已经出现了一些闪光之处:如在第七章“公鸡与丑角”中,对萨蒂的“新精神”进了论述,他认为《炫技表演》正是体现萨蒂的“新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
第一章 埃里克·萨蒂简述
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1866-1925),一位反对盲目崇拜偶像、不断迎向未来的作曲家。德彪西称他为“先锋”因为他早期对和声上的创新,虽然当时受限于作曲技巧上的不足,但他仍努力探索简洁的完美形式,敏锐的洞察当代音乐的发展,造就他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新精神”1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一节 埃里克·萨蒂生平介绍
萨蒂出生于法国翁弗勒(Honfleur),父亲原是一位法籍船商,后转而经营音乐出版业,母亲是一位有苏格兰血统的英国人,普法战争后,萨蒂父亲卖掉船务生意,全家人移居巴黎。萨蒂六岁时,母亲去世,他则回到翁弗勒同祖父母居住,八岁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师从管风琴师维诺特(Vinot),十二岁时,祖母去世,又回巴黎居住。1879 年,父亲娶了第二任妻子,是一位钢琴教师与“沙龙音乐”作曲家,婚后以她学有的音乐知识教导萨蒂,并为萨蒂申请至巴黎音乐学院就读,由于萨蒂不喜欢刻板的学院教程,经常缺课,因此成绩不佳,1882 年遭退学。离开学校后,萨蒂私下拜师学艺,1883 年随陶多(Antoine Taudou)学习和声学,1885 年,随马泰斯(Georges Mathias)学习钢琴,但马泰斯对他的评语是“一无是处,三个月学一首曲子,也没有视奏能力”。
1887 年到 1898 年间,萨蒂独自迁居至当时画家与诗人聚集的蒙马特(Montmartre)一地,往来于各咖啡馆与酒馆之间。他的住所正好比邻那间著名的“黑猫酒馆”,经常与其好友西班牙诗人德·拉图尔(Contamine de Latour)一同来往期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1890 年为了躲避债务,移居到较高的蒙马特丘地,但仍来往于“黑猫酒馆”,并在此担任一个剧场的乐团指挥工作。1891 年因与人发生争执离开这间黑猫酒馆,而流连于“克鲁客栈”一带,同年与德彪西结识,两人深厚的情谊一直维持到德彪西逝世。
萨蒂自 1887 年开始接触“玫瑰十字教”(Rosicrucianism),这是一个创立于十五世纪充满神秘色彩的秘密宗教组织,该教对萨蒂这一段时期的音乐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1890 年萨蒂结识该教领导人佩拉登(Josephin Peladan),隔年五月为该教写作圣乐,并担任圣乐团指挥,创作有《星之子》等作品。1892 年因理念不合而公然断绝与佩拉登的关系。到 1895 年,萨蒂改变其穿着风格,依靠着父亲小部分遗产的继承,买了七套相同的深褐色丝绒套装,除了在外在的改变,萨蒂的音乐创作上也有着重大改变,虽然大合唱曲《穷人弥撒》的完成宣告了“玫瑰十字教”时期告一段落,他开始寻找另一新的艺术方向。
萨蒂为了弥补作曲技巧上的不足,于 1905 年 10 月,进入丹第(Vincent d’Incy)等人建立的“圣歌学校”就读,萨蒂在这所学校所学的知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萨蒂在该校攻读对位法文凭,1908 年获得正式文凭,其后到 1912年,萨蒂仍参加各项丹第的作曲课程,包括赋格与管弦乐队配器法等。
.....................................
第二节 创作时期的划分及其美学追求
萨蒂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本文编号:8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3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