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以来的北京剧坛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5 13:10
本文关键词:清代乾隆以来的北京剧坛探析
【摘要】:乾隆时期伴随着秦腔演员魏长生和四大徽班相继入京,花部乱弹对北京的主流声腔昆腔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北京剧坛的格局从而渐次发生改变。乱弹诸腔最终占领了整个北京剧坛,雅部昆曲生存的土壤逐渐贫瘠,它虽然进行了苦苦挣扎,但在清末也到了频临消失的险境。而伴随着花雅声腔格局的变化,北京剧坛也产生了一大痼疾,那就是表演形式的淫靡和思想内容的低俗。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乾隆以来 北京剧坛 乱弹 昆曲 陋习
【基金】:南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会馆演剧研究”(0308056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馆演剧研究”(15BZW1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吴梅先生曾这样概括清代的戏曲发展状况:“乾隆以上有戏有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无曲矣。”[1]P228这正是基于昆曲的兴衰做出的判断。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对雅部昆曲与花部乱弹之间的发展格局则以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和各路诸侯的关系变化进行了类比:,
本文编号:976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7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