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文化的重构与展演—香格里拉县藏族民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9:34

  本文关键词:文化的重构与展演—香格里拉县藏族民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香格里拉县 藏族民歌 政治文化 旅游文化 重构 展演


【摘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种民族文化的长期融合,使香格里拉县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的和谐景象。其中,主体民族藏族的文化则成为了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香格里拉县的现代发展中更是充当着“润滑剂”的作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当地民歌文化开始敢于创新,积极适应着外来的新文化。笔者在香格里拉县城及周边村落进行了田野调查,认真考察了当地民歌演唱主体的生活现状,收集、翻译(汉藏)、整理了香格里拉县的藏族民歌,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知识,进而分析藏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重构和展演。本文首先介绍了香格里拉县藏族民歌的生态现状。随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藏族民歌在演唱场合的模式性、时间的限制性和演唱群体的目的性上都有一定的转型。其次,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野来分析藏族民歌的现代重构。笔者发现藏族人民从农奴社会走进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一切归功于党和国家,特别自藏区的和平解放以来,香格里拉县的藏族人民因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创造出了许多赞歌。再者,笔者还发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藏族民歌更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在舞台上重新散发活力,笔者通过对当地旅游场所(藏民家访)的考察,进而分析了藏族民歌“舞台表演”背后的价值以及受众群体在观感中的文化差异性。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香格里拉县的藏族民歌有一定的影响,而藏族民歌在当下社会中的运用,也可以促进香格里拉县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经田野调查之后,笔者不仅定位藏族民歌对香格里拉县和谐文化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将保护它,使它能够健康的传承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敏;歌谣的宗教文化功能——喜马拉雅山地歌谣简论[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2 王克勤;;论藏族情歌[J];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05期

3 汪丹;;愉悦、哀思与迷狂:白马藏族歌谣的情感体验[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兰芳;陕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4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254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