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诸城派古琴“同源异流”的琴人、琴谱、琴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7:07

  本文关键词:诸城派古琴“同源异流”的琴人、琴谱、琴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源异流 诸城派 琴人 琴谱 琴乐分析


【摘要】:历史上,诸城琴乐发端于清代嘉庆时期的山东一带。百十余年间,它在山东诸城的王氏琴人群体中滋生、成长、开枝散叶,最终呈现“同源异流”的传派格局。在其诸多支脉中,为后人们最熟知的,莫过是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诸城琴人王燕卿的跨地域迁徙后,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阵地的“梅庵”一派:而另一位诸城琴人王心葵因受邀任教北京大学,又促成了诸城派“北上一脉”的自立。与之同时,坚守在山东诸城的“遗脉”也仍在继续。由此,“诸城之源”与其“同源三流”的传承脉络得以勾勒而出。笔者以传统音乐研究中“源”与“流”的宏观思维为启示,试图在这里构建一个贯连诸城派琴人、琴谱,琴乐,及其传播路径等的多维研究。本文第一章在把脉诸城派历时路径的基础上,不同于此前地以“传派成因”作为断代方式,并以研究中的问题所在,引发第二、三章的构想、形成。作为诸城琴乐的“历史化石”,传之后世的四本代表性琴谱将在第二章中予以深入分析:在此,“流变”的传承规律,在一本“祖谱”和三本“传谱”的比较中得到充分论证,进而,我们清晰地看到祖谱向传谱的演变轨迹,及多支传脉的不同辑谱风格。第三章,笔者继续谱式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寄望在活态的琴乐音响聆听中加以验证。在谱式与演绎的对接解读中,笔者实实感到了后代对前代的选择与传扬,及琴人个体的唯一声音、不同传脉的各自特性与诸城派“共性风格”和合而不同的鲜活共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32.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序;琴乐是一个不断变革发展的多元开放系统——兼及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3年03期

2 江有标;论我国古代琴乐传教理念[J];教书育人;2004年01期

3 王洋;;白居易琴乐审美观[J];大舞台;2010年10期

4 楚爱华;;琴乐与古代小说文学叙事的意境生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朱默涵;;琴乐传承与师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周烨;;六朝琴乐教习与承传略探[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7 马金玲;;以琴立人,以琴处世——中国古代琴乐何以育人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3年08期

8 傅暮蓉;;传统琴乐在礼乐中的地位[J];中国音乐;2011年04期

9 岸边成雄,袁静芳;东皋琴师的琴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10 林友仁;;琴乐考古构想[J];音乐艺术;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涵;;中国的琴文化与琴文学[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序;中国琴乐觅知音[N];中国财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文怡;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2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臧卓敏;当代琴乐传习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刘姝彤;诸城派古琴“同源异流”的琴人、琴谱、琴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3 董孟孟;北宋琴僧师承体系琴乐传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苟英杰;琴与琴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5 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齐薇兟;探析《琴诀》的古琴音乐美学思想及其与当代琴乐实践之观照[D];中国音乐学院;2014年

7 王雅晖;明代琴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25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