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话题三则
本文关键词:复调话题三则
更多相关文章: 复调 严格对位 巴洛克 多声部 对位法 作曲技术理论 赋格 作品分析 康塔塔 勋伯格
【摘要】:正这是一篇写于5年前的论文,当时作曲理论界讨论这个问题很激烈,也夹杂了一些情绪,我关注着这场讨论,并写下了这篇论文,但并没有及时发表。最近偶然查资料时看到了这篇已经被我遗忘的文章,读读觉得还可以,并没有过时,比较客观吧,于是把它交给了刊物。热烈的讨论早已过去,大家情绪也趋于平复,也许,现在再来回顾当时的那些话题可能会有另外的感受,我认为这样效果或许更好。——作者留言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这是一篇写于5年前的论文,当时作曲理论界讨论这个问题很激烈,也夹杂了一些情绪,我关注着这场讨论,并写下了这篇论文,但并没有及时发表。最近偶然查资料时看到了这篇已经被我遗忘的文章,读读觉得还可以,并没有过时,比较客观吧,于是把它交给了刊物。热烈的讨论早已过去,大家情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吕军辉;;国内七本复调教材的教学体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田艺苗;;试论复调公共课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博;;简析专业课复调教学与共同课复调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龚佩燕;;《浅谈复调教学中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印真;;关于复调共同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龚晓婷;;二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马玉峰;;分析为主 写作为辅——音乐表演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复调公共课教学的一点建议[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富荣;细节 复调 哲理 诗性[N];文艺报;2014年
2 古驰;执拗于复调合唱的“学者”歌手[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3 木心;《南平红荔》的复调和共鸣[N];中国电影报;2012年
4 刘晗;倾听离别的复调哀歌[N];文汇报;2013年
5 祁斌斌;中央院学生复调音乐会颇具新意[N];音乐周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陈芸;时间的复调[N];文汇报;2012年
7 解tB;新一代的接力 传统与时代的“融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陈曦;用“复调”思维解析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N];文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霄;论《群山回唱》的复调[D];广西大学;2015年
2 钟许玲;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复调艺术[D];海南大学;2015年
3 方林;巴赫复调钢琴作品合唱性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4 唐碧聪;传统对位技法在当代作品的新形态[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5 武楠;苍茫厚土的生命悲歌[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6 王晶;多风格复调在中国新音乐中的应用[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7 班允沛;西方复调技法在中国20世纪音乐作品中的运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8 张彬彬;现代形式语言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9 刘平阳;众声喧哗的北平—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复调叙事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
10 张夏;论反讽与复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6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25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