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中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思维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视野中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平台 现代元素
【摘要】:当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发生变异、濒临灭亡或消失,主要根源是传播方式和现代社会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严重影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当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误区有:等同于复制古代音乐遗产形式、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翻唱音乐、成了"变味"的音乐表演。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应该提倡多元化,搭建传承人展示的平台,融入现代元素艺术加工,结合附属物及民俗活动整体传播,构建主题生态园,打造艺术特色品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尤其应该注意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即一切现代元素都是为了传播服务,都应该紧密围绕传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学科视野中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YJC760008 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族嘹歌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KY2016LX219
【分类号】:J692
【正文快照】: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主要载体。声音是无法复制重现的,而且大多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字和图片记载。因此,与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显得十分独特,从而也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晓丽;郭义江;冯妮婷;;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探析——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1年06期
2 刘峗;;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类专业学风建设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20期
3 何凤先;;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在外兼职状况调查——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张大勇;;全国音乐类评奖座谈会在威海召开[J];歌曲;2010年11期
5 林欣然;;音乐伴你一路同行——全国高校音乐类专业全解析[J];新高考(升学必读);2012年04期
6 王小源;如何申请就读俄罗斯音乐类院校[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1期
7 王小源;如何申请就读德国音乐类院校[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2期
8 葛丹;;从音乐类在校生实习的现状谈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9 黄春玲;乔孟涛;;提高高校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年02期
10 陆露;;音乐类词语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课程的设置及其心理学依据[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仝静海;2007年普招音乐类专业联考合格线为50分[N];河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高峰;全国音乐类评奖座谈会威海召开[N];中国艺术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雨城;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党岱;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类电视栏目传播批判[D];河北大学;2008年
3 郑殠;音乐类高职院校器乐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磊;音乐类电视节目的混音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5 刘畅;音乐类辞书编辑策划行为的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4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30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