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声”“音声”“乐”诸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上的分歧——兼及对三个颇具争议问题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音声 《声无哀乐论》 音乐美学研究 声论 郑声淫 音乐思想 郑卫之音 蔡仲德 刘再生 音乐学界 出处:《音乐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自20世纪80年代嵇康《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受到学界关注,乃至一度成为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学术热点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展开并深入,研究中涉及的问题颇多,争论亦随之存在。其中,关于《声论》表述系统中"声""音""乐"
[Abstract]:Since 1980s, Ji Kang's Theory of No Sorrow and Music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ound Theory")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has even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deepened,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study, and the controversy also exists. Among them, about the "sound" and "sound" and "music" in the system of expression of "sound" and "music"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嵇康《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受到学界关注,乃至一度成为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学术热点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展开并深入,研究中涉及的问题颇多,争论亦随之存在。其中,关于《声论》表述系统中“声”“音”“乐”概念的使用和理解一直是研究及争论中的焦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克宾;;嵇康的音乐思想自相矛盾吗?——谈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一文的论证[J];中国音乐学;2016年02期
2 佘峥嵘;;略论《声无哀乐论》立论中的诡辩论[J];音乐大观;2014年08期
3 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J];中国音乐学;2014年03期
4 胡潇;;嵇康的“声无哀乐”命题是不是心声二元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张静薇;;试析“声无哀乐论”与“自律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4期
6 修海林;;对茅原《仲德周年祭》一文中有关《声无哀乐论》研究评价的答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7 茅原;仲德周年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2期
8 修海林;“乐”作为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答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编者按”兼及今译的概念理解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朱明基;关于《声无哀乐论》中“声”的表述方式探讨[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幸瑶;;声、音、乐的审美维度[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胡潇;;《声无哀乐论》“声”“音声”“乐”诸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上的分歧——兼及对三个颇具争议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17年02期
3 宋克宾;;嵇康的音乐思想自相矛盾吗?——谈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一文的论证[J];中国音乐学;2016年02期
4 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J];中国音乐学;2014年03期
5 郑皓;;论嵇康音乐思想中的叛逆性——由《声无哀乐论》说开去[J];音乐大观;2014年06期
6 雷晶;;“东野主人”与“秦客”第一回合辩驳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7 王安潮;;在“简约”中探寻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踪迹——茅原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思想探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1期
8 姚锋;;《声无哀乐论》产生的社会、人文背景探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1期
9 明言;;风平浪静 潜流涌动——2005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付宏政;;音乐与公民素质的培养——理解《声无哀乐论》当代价值的一个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J];中国音乐学;2014年03期
2 胡郁青,刘嘉;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中国音乐;2000年01期
3 刘再生;《声无哀乐论》今译[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明;试释《声无哀乐论》之“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5 嵫冉;愈辩愈明真理在——《乐记》、《声无哀乐论》学术讨论会纪略[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6 修海林;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7 袁济喜;;关于“声无哀乐论”评价问题——兼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学术月刊;1981年12期
8 联抗;音乐家嵇康[J];人民音乐;196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崇福道院早课音声考察——对音声与仪式、信仰之互动关系的思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2 诸灵修;“音”“声”辨——《老子》“音声相和”解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3 任健;从日语音声学角度论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王丹;;听见“听不见”——关于仪式音声与仪式体验关系的一次分析实践[J];音乐探索;2014年01期
5 陈官煊;;喊一声老乡[J];音乐世界;1991年08期
6 陈琳;《老子》音声之辨[J];语文学刊;2001年03期
7 纪仁春;;南传佛教仪式音声初探——以景谷地区泼水节为例[J];民族音乐;2010年04期
8 陈彤;;由老子的“音声相和”谈音乐的和谐之美[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陈超;;“制度与生活”观照下的庙会音声变迁——以江苏省姜堰市里下河地区会船、龙会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1年02期
10 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之音乐形态分析新议——“唱词音声说”再探[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李修建;从“雄伟”到“整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宇光;赵县柏林禅寺当代音声重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晓林;李莪华庙会中的音声调查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周翔;凉山彝族“列目丛毕”仪式及毕摩经诵音声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于华;榆林市鱼河镇“府城隍”庙会音声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5 王李玲;地方文化语境下社群身心健康维护方式探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蒯路阳;包头市东河区“妙法禅寺”祭祀仪式音声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文婕;密宗音声观对佛教音乐美学的意义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8 韦玺;唱出来的“阴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文君;东门岛妈祖诞辰信仰仪式音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尹媛;傣族“坦弄”诵经法会音乐的考察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488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8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