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作品《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7)》音响版本比较研究
【摘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是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巴洛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不仅对巴洛克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宝藏。在其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成就,无论从演奏还是教学方面来讲,研究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对于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多声部演奏和控制能力及音乐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美国作曲家布里顿曾说:“音乐经验要三种人才得以完成:作曲家、演奏者、聆听者。除非这三种人同时加入,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音乐经验。”钢琴演奏者作为连接作曲家和听众的纽带,传递着作曲家用音符表达的作品。用双手把五线谱上的音符变成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得到精神共鸣和艺术享受。音响版本是作曲家通过声音表现音乐风格的最主要形式,不同演奏家释义的版本将会直接影响到作品演奏的风格和效果,正所谓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我们无法亲听巴洛克时期艺术大师巴赫的演奏,所以无法现场感受巴洛克风格,只能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去想象、去挖掘,通过不同的音响资料去聆听和分辨。然而当下社会,音像市场和网络媒介曲目种类繁多,各种改编和新音乐作品出偏、出怪、出奇,往往偏离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风格和特征,演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现代派音乐人们的版本众多,展现出的个人化和随意性程度各不相同,风格迥异,音响效果大相径庭。这些远离时代的作品留给人们的思想、情感、认知信息大都不被现代人悉知,在巴赫钢琴作品音响版本的选择方面着实给琴童和钢琴教师们带来极大困难。笔者幼年习琴至今二十有余,自接触巴赫作品以来受益匪浅,承蒙导师启迪,深感其中奥妙与研究价值,自认为有必要以《巴赫平均律曲集》中极具典范作用的《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7)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演奏家的此曲音响特点,比较研究巴赫平均律的多种音响版本演奏效果,从而让演奏者对巴赫及其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和风格详细了解,领悟蕴藏在其中的人生哲理和艺术真谛,积累厚益,从而更好地为音乐表现服务,为日后在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的教学和演奏上提供有力理论依据。
1.绪论
1.1 选题意义
音乐演奏家和理论家们一般都是通过版本来了解作曲家及其音乐风格。因此版本研究也成为了他们历来首要关心的话题。乐谱版本的规范与否对于还原和解释作曲家意图有着直接作用,使演奏者从理论角度对作品有一定认识,然而,音乐以声音为表达形式,音响版本对音乐作品的研究、演奏与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版本不同,作品演奏的效果和风格也就不同。德国作曲家巴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巴洛克音乐的殿堂级人物,他的作品不仅代表着该时期的巅峰水平,更是世界音乐的瑰宝。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音乐史上的旧约圣经,影响深远,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此,无论从演奏还是教学方面来讲,研究《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对于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多声部演奏和控制能力及音乐表现力等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平均律曲集》中具有典范代表性的<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7,通过速度、力度、奏法、分句、装饰音等分析研究,在六位音乐家音响资料的对比中,让读者对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和风格详细了解,积累厚益,从而领悟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真谛。
理论意义
1、首先,版本的研究是音乐表演理论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表演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西方音乐的理论研究,无论何种形式的版本最终目的皆为音乐表演服务;
2、其次,本研究针对巴赫平均律不同音响版本的分析将对音乐表演者的版本研究提供参考;
3、最后,从音乐教育角度上说,不同时期演奏家们在对巴赫平均律曲集的演绎方面,还未有过如此细致详尽的对比,因此,对这些音响版本的合理性分析将为钢琴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
1.2 研究综述
笔者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和网上搜索,共找到相关书籍 8 本,止至 2014 年 4 月 20 日,在中国知网客户端(CNKI)以“巴赫”“钢琴”为关键词精确搜索下载,共有论文 154 篇,笔者通过详细阅读及分析归类,将书籍著作和期刊论文集中整理为三大方面:即巴赫钢琴作品的研究价值方面、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方面、巴赫钢琴作品结构分析方面三部分。现综述如下:苏明媚的著作《浅谈J.S巴赫的钢琴作品对复调音乐发展的贡献》1中提出:“复调的发展源远流长,巴赫的复调作品是音乐史上的一次鼎盛时期,是钢琴史上的重大突破,他的钢琴作品也为复调音乐发展史上烙下了深深的脚印,为复调音乐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赵笛的硕士论文《约•塞•巴赫的古钢琴艺术》2也阐述了:“巴赫作为“音乐之父”,他的古钢琴音乐深受其管风琴音乐的影响,同时也是反映世俗生活的窗口。”关于巴赫钢琴作品教学方面的文献,有熊入静的著作《巴赫创意曲集钢琴教学研究》、陈比刚的《钢琴教学中的巴赫复调作品》、武际芳的硕士论文《试论巴赫法国组曲中的舞蹈节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孙培杰的《怎样指导学生正确演理解和弹奏巴赫钢琴作品》等。这些著作基本阐述了演奏巴赫的钢琴作品是每个学习钢琴学生的必修课,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复调作品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训练内容。从创意曲到平均律,怎样理解其作品、把握其风格,是从事钢琴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文章主要针对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教学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在钢琴复调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2.巴赫及其平均律《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7)》
2.1 巴赫简介
稍微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们都会知晓巴赫的名字,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上,巴赫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就像德国作曲家舒曼说的那样:“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造者之于宗教。”6这位欧洲音乐文化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用他特有的作品风格给予后世深深的启迪,成为西方音乐的集大成者。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省艾森纳赫的一个著名音乐世家,这个家族在四十多年里产生了近五十多位音乐家。巴赫幼年时开始学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9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依靠长兄生活。中学毕业后,他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活,在多处宫廷或教堂担任提琴手、管风琴师、钢琴师、并参加教堂的唱诗班,后任魏玛、奎登等处宫廷乐长,1749年双目失明,1750年逝世于莱比锡。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时代背景下,巴赫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奠立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新纪元。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每部作品都是整个巴洛克音乐殿堂的经典,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巴洛克在西方音乐史上是早于古典乐派的时期,“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que,意味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特指欧洲17世纪的绘画风格。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是指1600-1750年间的音乐。由于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正是在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掺杂融合下,保持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不过即使这个音乐历史发展阶段有着这样的特殊性,却也存在着音乐技法和风格的相同性。在这里要着重谈谈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作品历史“。这一时期作曲家写的键盘作品,都是为钢琴的前身——古钢琴而创作的。古钢琴有两种:一种是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一种是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也称羽管键琴或大键琴。”7这两种乐器都是凭借琴弦振动产生乐音的原理来发音的键盘乐器,前者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具有柔软弹性的特点。演奏者对琴键的压力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如果重复加压,击弦古钢琴还能发出像小提琴揉弦似得颤音。
……..
2.2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简介
“一个音乐家若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说他理解了欧洲音乐;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谈不上精通他的专业。”在巴赫的所有键盘作品中,《平均律钢琴曲集》对本人来讲不仅是其最伟大的作品, 对世界钢琴史而言也是具有楷模意义的著作。它首次为平均律的创作树立典范,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和匪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整个曲集标志着大小调和声体系的完全成熟,被推崇为复调音乐的大百科全书, 被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彪罗称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影响极为深远,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波兰音乐家肖邦就曾说过:“《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
3.音响版本演奏技法方面的比较研究 ...... 14
3.1 六位钢琴演奏家简介 ......... 14
3.2 速度 ....... 16
3.3 力度 ....... 21
3.4 奏法 ....... 24
3.5 分句 ....... 26
3.6 装饰音 ......... 29
4.音响版本音乐特点方面的比较研究 ...... 31
4.1 席夫音乐特点 ......... 31
4.2 古尔德音乐特点 ..... 31
4.3 图雷克音乐特点 ..... 32
4.4 李赫特音乐特点 ..... 32
4.5 尼古拉耶娃音乐特点 ......... 33
4.6 吉泽金音乐特点 ..... 33
4.音响版本音乐特点方面的比较研究
4.1 席夫音乐特点
2013年6月,笔者有幸在国家大剧院亲耳聆听了席夫中国音乐会,亲耳感受到了这位匈牙利艺术家心中的“巴赫”。席夫的演奏特点是不讲究大场面和效果,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音色处理和演奏色彩变化。他成熟的修养与灵动感赋予音乐的朝气,虽然没有图雷克那么精妙,但音色控制也是精益求精,同时又相当追求力度对比的效果。笔者认为席夫的这些特点归于他的钢琴学派及其艺术观方面。作为被授予巴赫奖、莫扎特黄金勋章、贝多芬故居荣誉勋章的唯一一名演奏家,席夫是德奥派至今仍活跃舞台的令人钦佩的艺术家,他擅于钻研乐谱,兼具理性与严谨的精神,喜欢用指尖干净的声音和手指的自然重量传递情感,他的音乐效果丰富真挚感人。与后文将谈到的尼古拉耶娃较人性又亲切、深情、高贵的风格不同,席夫的风格是较清新的,流畅、幻想,浪漫,是比较现代的演奏风格。古尔德版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录于上世纪60年代,他在音乐史上也通常被认为是“怪异的”,但不可否认他有着惊人的艺术成就。古尔德弹出的“空间感”我想也许是这六位里最大的,这该是出于他特有的“弹性”。不像李赫特那么热情,略微冲动,也不似图雷克那么精妙,他略显冷漠,精美自然的诠释表现巴赫的风格。古尔德的手指动作极快,但是每个音却交代得非常清楚,跃动般的节奏推进力度使乐曲流畅,同时还有创新的意境。他在前奏曲中Presto处对自由速度的运用极为奔放,不娇柔做作,效果也不错,体现了其顶尖音乐大师的控制力,加强效果比对配合自由的弹性速度,功力很深。
…….
结 语
巴赫的键盘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各家奉为经典并流传至今,靠的是其音乐结构的独特、对位的严谨和复调织体的丰富性。他的代表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不仅包含着深奥的音乐内涵,更是化繁为简地用极为简单的表达方式就表达出了其音乐中复杂的结构脉络。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舒曼是这样评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巨著的:“这是音乐家每天的面包”,,由此可见它地位的重要性。在平均律原版谱例中,除了音符以及一些装饰音的符号以外,基本上不作其他标示,这样做是为了给演奏者一个极大的创作空间。演绎大师们对它的解读所达到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本身的演奏水平。加之巴洛克音乐即兴性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及个性差异, 带给我们六位演奏家对巴赫音乐不同的理解,因此可以听到六位音乐大师对同一首作品在音乐性质、速度、力度、奏法、分句、装饰音、层等方面带来的不同演绎:古尔德的主题肯定,表现的是充满活力和哲理的音乐;李赫特的速度极快,深度与激情, 严谨与细致并存;席夫弹得柔和入歌,给人一种纯净与内在的超然之美;吉泽金的技术过人,显示出作品与作曲家丰富的内涵;尼古拉耶娃的音色纤细特别、她的演奏是抒情性很强的“巴赫”;图雷克的演奏精细讲究、风味纯正、朦胧而美好,带我们走入巴赫的精神世界 正是有这些艺术家们的刻苦钻研,让不同爱好的人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
[1] 朱莎. 巴赫《创意曲集》钢琴教学要点研究[J]. 大众文艺. 2012(05)
[2] 贾志宏. 巴赫钢琴作品中的句法划分——以巴赫《二部创意曲》为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 王钟莹. 浅谈音乐之父巴赫[J]. 大众文艺. 2010(17)
[4] 毛冀钰. 如何在现代钢琴上诠释巴赫[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5] 何虑. 巴赫钢琴作品的织体结构与演奏法释议[J]. 四川戏剧. 2009(04)
[6] 苏明媚. 浅谈JS巴赫的钢琴作品对复调音乐发展的贡献[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9)
本文编号:19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