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生态美学野下的彝族原始仪式剧:《撮泰吉》——兼论其仪式中的史前音乐孑遗

发布时间:2019-02-14 11:10
【摘要】:"撮泰吉"是反映彝族先民史前生产、生活的原始仪式剧,风格原始、稚拙、夸张、怪诞。本文从生态美学、艺术史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理论出发,对其深刻的生态美学内涵(生态觉醒、生态超越、生态审美体验)以及仪式中的某些史前音乐孑遗展开探讨,认为这种原始仪式剧的魅力完全蕴聚于生态化的神奇世界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彝族先民与生态和谐共融的美丽画卷。而其中的某些史前音乐孑遗又为人类远古音乐研究提供了现实例证和想象空间。
[Abstract]:Jiu Taiji is a primitive ritual play that reflects the prehistoric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Yi people, with primitive style, childish clumsy, exaggeration and grotesqu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rt history and ethnomusic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its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awakening, ecological transcendence, ecolog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 relict of some prehistoric music in ritual.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harm of this kind of primitive ritual drama is completely concentrated in the magical world of ecology, which shows us a beautiful picture of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Yi people and the ecology. Some of them provide realistic illustration and imagination spac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ancient music.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瑾;;彝族戏剧“撮泰吉”的生存现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黄瑾;;彝族古戏撮泰吉的价值、传承和保护[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吕婧;;贵州高原的一朵奇葩——彝族舞蹈撮泰吉初探[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4 吴电雷;;论“撮泰吉”的戏剧艺术性[J];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01期

5 杨未;;从“撮泰吉”析彝族文化生态重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王明贵;王显;;彝族《撮泰吉》“寓言”的所指与能指解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王小梅;;威宁“撮泰吉”角色装扮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余未人;;山寨因“撮泰吉”而闻名于世[J];当代贵州;2010年10期

9 席克定;;威宁板底裸戛彝族“撮泰吉”活动的民族学意义[J];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02期

10 王良范;生命的祈愿与叙述——威宁裸戛“撮泰吉”[J];中国西部;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明贵;;《撮泰吉》与彝族寻根哲学观[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管弦;彝族撮泰吉:原始傩戏的千年守望[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卫华;传承“撮泰吉”:守望彝族的文化记忆[N];贵州政协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文勇 黄莉;“撮泰吉”的传承之忧[N];毕节日报;2011年

4 庹修明;威宁彝族“撮泰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韩贤普;2010“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毕节地区选拔赛圆满结束[N];毕节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阿锐;威宁彝族“撮泰吉”文化及保护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422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422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