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六首钢琴变奏曲的变奏手法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六首钢琴变奏曲的变奏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一位极具古典色彩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作品汲取了前人的精华,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与革新。他所创作的作品涉猎很广,其中有关钢琴变奏曲体裁的创作包括了“六首钢琴独奏变奏曲、两首双钢琴变奏曲、一首四首联弹变奏曲”。目前以变奏手法为专题的研究较为零散,仅有几篇针对民间器乐曲的变奏手法进行归纳的文献,因此本文以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独奏变奏曲作为本体,对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变奏手法进行解说,总结、罗列变奏曲中涉及到的变奏手法,进行归类,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以期引起广大音乐学习者们对变奏曲的兴趣、给同行们一些新的启示,同时,对音乐创作能够起到借鉴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与第一章;在绪论中简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它的借鉴与学术意义。第一章节简单梳理勃拉姆斯的生平以及创作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二章,对六首变奏曲的基础结构分别进行分析,并阐述其中所体现出的附生性结构,以及对主题材料特点的剖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两个大的方向论述了六首变奏曲中涉及到的变奏手法,根据变奏部分与主题材料的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划分,首先是固定基础变奏,这一部分阐述的变奏段落与主题都在某一音乐要素中表现出稳定状态,但是与传统的固定基础变奏会有一些出入;其次是变体主题变奏,主要从严格变奏与自由变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此部分的变奏段落与主题的联系较难辨认。最后,结语部分是对分析该六首变奏曲的变奏手法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勃拉姆斯 变奏曲 变奏手法 固定基础变奏 严格变奏 变体主题变奏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第一章 勃拉姆斯生平简介7-9
- 第二章 六首钢琴变奏曲的结构分析9-16
- 第一节 六首钢琴变奏曲的主题分析9-12
- 一、主题的来源9
- 二、主题的结构特点9-12
- 第二节 六首钢琴变奏曲的附生性结构12-16
- 一、循环性原则12-13
- 二、三部性原则13-16
- 第三章 六首钢琴变奏曲的变奏手法—固定基础变奏16-23
- 第一节 固定和声变奏16-19
- 第二节 固定旋律变奏19-21
- 第三节 固定低音变奏21-23
- 第四章 六首钢琴变奏曲的变奏手法—变体主题变奏23-43
- 第一节 严格变奏23-29
- 一、“加花”23-24
- 二、固定节奏型24-26
- 三、演奏方法的变化26-27
- 四、音区的改变27
- 五、弱化主题旋律27
- 六、节奏运动密度的变化27-28
- 七、调性变化28-29
- 第二节 自由变奏29-43
- 一、体裁、结构的变化29-30
- 二、复调化织体30-34
- 三、节奏—节拍的处理34-36
- 四、特殊的和声色彩36-38
- 五、主题动机的自由展开38-39
- 六、交响化织体39-40
- 七、对变奏段落中材料的展开40
- 八、结束部分的展开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介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勃拉姆斯[J];音乐天地;2005年08期
2 维·阿·马伦采娃,吴庆桥;勃拉姆斯刍议[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晶;;勃拉姆斯《四首严肃歌曲》的精神探寻[J];歌海;2009年03期
4 任佳;;对勃拉姆斯音乐中“个性化”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虫虫;感受勃拉姆斯[J];小演奏家;2005年05期
6 ;勃拉姆斯—在音乐中忘孤单[J];北方音乐;2005年07期
7 许淇;;勃拉姆斯(1833-1897)[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10年09期
8 周炜娟;焦点人物:勃拉姆斯[J];钢琴艺术;2004年04期
9 叶俊松,张晓蕾;勃拉姆斯及19世纪后期德国钢琴艺术[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龙德云;灵魂的静谧与活力的沸腾——论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中篇)[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百生;重读勃拉姆斯[N];音乐周报;2002年
2 刘雪枫;勃拉姆斯的萧瑟柔情[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陈立;“食古不化”的勃拉姆斯音乐[N];音乐周报;2003年
4 许渌洋;国交的勃拉姆斯回忆[N];音乐周报;2010年
5 卜大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N];音乐周报;2012年
6 唐若甫;天花乱坠的勃拉姆斯[N];音乐周报;2014年
7 周杨;水蓝 奥皮兹演绎勃拉姆斯[N];音乐周报;2002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赵丽宏;音乐和诗谁也无法消灭[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周皓;列宾望勃拉姆斯而兴叹[N];音乐周报;2014年
10 查尚;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N];经济参考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婕;试论勃拉姆斯《A大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点[D];山西大学;2015年
2 孙优;浅谈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38[D];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
3 窦天悦;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钢琴部分[D];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
4 路鹏飞;古典与浪漫的交融—《勃拉姆斯中提琴第一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斌;勃拉姆斯《四首严肃歌曲》的音乐分析及演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梓昆;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童;勃拉姆斯早期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演奏要点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8 魏子明;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结构思维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9 姜彦名;勃拉姆斯《f小调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与单簧管演奏技巧研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10 郭徽;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创作及演奏风格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勃拉姆斯六首钢琴变奏曲的变奏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6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