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一叙事曲》的艺术手法及其主要演奏技术
发布时间:2017-03-26 18:06
本文关键词:肖邦《第一叙事曲》的艺术手法及其主要演奏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肖邦是音乐里程碑中划时代的人物,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分别写于1831至1842年之间,这一时期是肖邦音乐创作上的高峰时期。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音乐体裁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他为叙事曲这一体裁领域内的发展、为李斯特和其后的交响诗、交响画、音诗、音画等奠定了基础。而这首《第一叙事曲》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肖邦本人及《第一叙事曲》背景的简介;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二章从该作品的五个部分:引子、呈示、展开、再现、尾声的音乐形象、情感表达及对应的演奏方法、处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主要阐述了该作品的艺术手法:第三章是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对该作品的理解,分析该作品的主要演奏技术与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八度的技术、和弦的技术、密集单音群。
【关键词】:肖邦 g小调第一叙事曲 演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肖邦及第一叙事曲背景介绍11-12
- 1.1 弗雷德里克-肖邦简介及时代背景11
- 1.2 肖邦第一叙事曲创作背景11-12
- 第二章 肖邦第一叙事曲的音乐形象及演奏处理12-17
- 2.1 引子部分12-13
- 2.2 呈示部分13-14
- 2.2.1 略带忧伤的抒情歌唱的主部主题(9-35)13
- 2.2.2 “动荡、斗争”的连接部13-14
- 2.2.3 “夜曲”一样的副部主题14
- 2.2.4 左右交替歌唱的结束部14
- 2.3 展开部14-15
- 2.3.1 主部主题的展开14
- 2.3.2 副部主题的展开14
- 2.3.3 “一泻千里”的插部14-15
- 2.4 再现部15
- 2.5 尾声15-17
- 第三章 肖邦第一叙事曲的演奏技术分析17-23
- 3.1 八度的技术17-19
- 3.1.1 歌唱性旋律中的八度17-18
- 3.1.2 动力性旋律中的八度18
- 3.1.3 左手伴奏织体中的八度18-19
- 3.1.4 附加三、六度的分解八度19
- 3.2 和弦的技术19-21
- 3.2.1 柔和的伴奏织体中的和弦19-20
- 3.2.2 旋律声部中饱满的辉煌的和弦20
- 3.2.3 炫技的密集的和弦20-21
- 3.3 连续的密集的单音群21-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5-26
- 致谢26-2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7-28
- 承诺书28-29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峰;四首“摇篮曲”体裁钢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梦姗;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艺术特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雅静;肖邦五首回旋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提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肖邦《第一叙事曲》的艺术手法及其主要演奏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691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