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黎英海《唐诗三首》的美学特征及演唱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04 13:05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古今融通、中西合璧,融古诗词艺术与音乐艺术于一体,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歌曲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倾注半个世纪研究的灵思,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和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相融合,并把多种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融合到音乐的创作中,使“诗”“乐”完美结合。作曲家还运用音乐创作技法营造出意韵悠长的音乐意境及深刻隽永的音乐形象,体现出作曲家鲜明的个性创作特征,表现出词曲相融、声情合一的美学内涵,其作品富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经典之作。它的融合创新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弘扬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拓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比较联系、个案分析和音乐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审美内涵和音乐本体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及创作特征。同时基于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学习演唱过程中获得的演唱经验,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演唱特征进行尝试性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学习演唱者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方面...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界定及历史沿革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界定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历史沿革
        1.源头
        2.发展
        3.演变
        4.中西融合
        5.创新发展
二、黎英海先生简介及《唐诗三首》创作背景
    (一)黎英海先生简介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创作背景
三、《唐诗三首》的美学特征
    (一)《唐诗三首》之词情美
        1.韵律美
        2.情感美
        3.意境美
    (二)《唐诗三首》之曲情美
        1.民族美
        2.现代美
        3.融合美
    (三)《唐诗三首》之声情美
        1.语音美
        2.唱腔美
四、《唐诗三首》的创作风格特征
    (一)音乐创作特征
        1.调式调性
        2.曲式结构
        3.节奏力度
    (二)作品风格特征
        1.深厚隽永的音乐形象
        2.动静结合的场景描绘
        3.意韵悠长的音乐意境
五、《唐诗三首》的演唱探析
    (一)演唱技巧特征
        1.气息运用
        2.咬字吐字
        3.伴奏配合
    (二)演唱情感特征
        1.意境营造
        2.韵味把握
        3.情感表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艺术歌曲文化自觉的思考[J]. 孟卓,徐敦广.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界定·分析·理解——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J]. 符方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8(02)
[3]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构建[J]. 博雅杰,尹爱青.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探讨中国音乐个性的新向度[J]. 孟卓.  当代音乐. 2015(13)
[5]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情感表达[J]. 张娜.  歌唱世界. 2015(05)
[6]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法分析[J]. 辛蕾.  大舞台. 2015(03)
[7]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演唱风格[J]. 黄新平.  音乐创作. 2014(06)
[8]民族文化的普及教育是文化自觉的根基——以民族音乐进课堂为例[J]. 张泉.  歌海. 2013(04)
[9]意境美——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至高追求[J]. 邓丽萍.  音乐创作. 2013(04)
[10]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J]. 刘晓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词曲相融,意韵悠远[D]. 汪涛.南昌大学 2017
[2]黎英海古诗词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钢琴伴奏研究[D]. 吴冰莹.武汉音乐学院 2017
[3]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艺术魅力及演唱探析[D]. 李花.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从中国古典诗词看歌唱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D]. 庞黛.江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897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897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