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了曲子的诗:《人民日报》(1949-1966)文艺副刊群众歌曲的文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0 17:37
"唱报纸上的歌"曾是新中国最美的社会文化时尚,《人民日报》(1949-1966)文艺副刊是构建这一社会文化时尚的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报媒传播者。随着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细化,对歌词的重视与研究日渐增多,有理由对这些群众歌曲,作一个有益的历史回顾和文学分析。分析认为,作为"好诗"的歌词,一是短小精练,"一听就懂";二是语言凝聚,犹似水气凝聚而为露珠;三是歌词的语言内孕着音乐的节奏感。其内容多为以歌颂为主的"红色内涵"。它们或是与好曲同步完成的"好诗";或是因诗好而被谱曲的"好诗";或是借用名曲为之配词的"好诗"。这些"好诗",借助歌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热歌",甚而传之久远,成为经典,成为人们回望历史的情感记忆。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唱报纸上的歌”:《人民日报》(1949-1966)文艺副刊群众歌曲概述
二、群众歌曲的歌词形式与内容
三、歌词作为“好诗”的生成形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个兵写出《我是一个兵》[J]. 赵敏. 文史博览. 2011(01)
[2]歌声飞过二郎山[J]. 张向永. 中华儿女. 2009(10)
本文编号:292827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唱报纸上的歌”:《人民日报》(1949-1966)文艺副刊群众歌曲概述
二、群众歌曲的歌词形式与内容
三、歌词作为“好诗”的生成形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个兵写出《我是一个兵》[J]. 赵敏. 文史博览. 2011(01)
[2]歌声飞过二郎山[J]. 张向永. 中华儿女. 2009(10)
本文编号:2928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2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