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古筝移植作品《彝族舞曲》的演奏特色
发布时间:2021-02-12 22:36
古筝作品《彝族舞曲》是王中山根据王惠然先生创作于六十年代的一首经典琵琶作品《彝族舞曲》移植改编的。乐曲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素材进行整理、对曲式结构及情感表达的分析,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通过对音乐织体与演奏技法的全面剖析,总结王中山古筝移植作品《彝族舞曲》的演奏特色。同时对此曲中出现的新技巧的练习与思索,归纳出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使习筝者在演奏时更全面地了解筝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思考怎样丰富筝乐,使其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王中山古筝移植作品基本概况
二、作品文本分析
(一)作品概述
(二)曲式结构分析
(三)音乐织体分析
1.主调音乐织体的运用
2.复调音乐织体的运用
三、演奏技法的继承与创新
(一)演奏技法的继承
1.弹摇的运用
2.扫摇的运用
3.快速指序的运用
(二)演奏技法的创新
1.从传统古筝摇指到三指摇、走位三指摇
2.从琵琶轮指到古筝轮指、轮托
(三)新技法与新作品的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古筝作品《彝族舞曲》两种改编版本的比较[J]. 张展. 北方音乐. 2017(23)
[2]移植乐曲对筝乐发展的影响[J]. 张薇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04)
[3]古筝移植作品中的得与失[J]. 李伟. 铜陵学院学报. 2010(06)
[4]琵琶曲《彝族舞曲》解评[J]. 陈永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论王中山遥指技法在《彝族舞曲》中的运用[D]. 宗青.吉林艺术学院 2016
[2]王中山古筝改编曲研究[D]. 杭天.江苏师范大学 2014
[3]古筝曲《彝族舞曲》两种版本比较研究[D]. 汪海燕.南京艺术学院 2013
[4]王中山古筝作品研究[D]. 黎莉.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黎英海民族调式和声理论与应用研究[D]. 彭勇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1525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王中山古筝移植作品基本概况
二、作品文本分析
(一)作品概述
(二)曲式结构分析
(三)音乐织体分析
1.主调音乐织体的运用
2.复调音乐织体的运用
三、演奏技法的继承与创新
(一)演奏技法的继承
1.弹摇的运用
2.扫摇的运用
3.快速指序的运用
(二)演奏技法的创新
1.从传统古筝摇指到三指摇、走位三指摇
2.从琵琶轮指到古筝轮指、轮托
(三)新技法与新作品的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古筝作品《彝族舞曲》两种改编版本的比较[J]. 张展. 北方音乐. 2017(23)
[2]移植乐曲对筝乐发展的影响[J]. 张薇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04)
[3]古筝移植作品中的得与失[J]. 李伟. 铜陵学院学报. 2010(06)
[4]琵琶曲《彝族舞曲》解评[J]. 陈永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论王中山遥指技法在《彝族舞曲》中的运用[D]. 宗青.吉林艺术学院 2016
[2]王中山古筝改编曲研究[D]. 杭天.江苏师范大学 2014
[3]古筝曲《彝族舞曲》两种版本比较研究[D]. 汪海燕.南京艺术学院 2013
[4]王中山古筝作品研究[D]. 黎莉.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黎英海民族调式和声理论与应用研究[D]. 彭勇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1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3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