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音心不二”
发布时间:2021-04-25 03:09
"音心不二"是罗艺峰教授在佛教唯识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音乐美学命题。由于其中涉及很多唯识学领域的专门知识,不易理解,因此本文从三个层面具体解释了"音心二分"形成的原因,获得"音心不二"的方法以及对于"音心不二"的圆融理解。简要来说,"音心二分"的产生乃是由于阿赖耶识中的心理能量对表层认识功能产生干扰所导致的,因此,获得"音心不二"的方法就是设法净化阿赖耶识、转八识成四智。当然,真正的"音心不二"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合一"或者"不可言说",其实还存在着"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深层含义,理解到这层含义才能获得对"音心不二"的圆融认识。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01)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阿赖耶识”染污导致的“音心二分”
二、“阿赖耶识”的净化方法与转识成智
三、“音心不二”基础上的“二而不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审美幻象”到“审美实相”——马克思的晚年思考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回应[J]. 何艳珊.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8(01)
[2]音心不二论——仿僧肇笔意[J]. 罗艺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本文编号:3158583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01)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阿赖耶识”染污导致的“音心二分”
二、“阿赖耶识”的净化方法与转识成智
三、“音心不二”基础上的“二而不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审美幻象”到“审美实相”——马克思的晚年思考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回应[J]. 何艳珊.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8(01)
[2]音心不二论——仿僧肇笔意[J]. 罗艺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本文编号:315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5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