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作曲:前提、技术与问题
发布时间:2021-04-24 20:36
当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时,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计算机音乐又展现出许多新的可能。人工智能用于计算机作曲,有着基于音乐法则的便利,也有基于"人工情感"技术的难度;用于计算机作曲的人机交互技术有其特定的算法理论和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用于计算机作曲,在实用层面有其广阔前景,也为传统作曲提供了便利,但无论人机交互技术何等发达,科技和人文之间的某些"不可通约性"也使计算机作曲替代人类作曲具有不可能性。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人工智能用于计算机作曲的可能性
(一) 音乐人工智能与“算法作曲”
(二) 音乐人工智能的情感认知及表达
二、 音乐人工智能所运用的人机交互技术
(一) 人机交互技术的基础算法理论及其特点
1. 随机过程——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③。
2.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⑤。
3.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⑧。
(二) 用于计算机作曲的人机交互模式
三、 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与人文的新型关系
(一) 计算机作曲与人类作曲的“不可通约”
(二) 音乐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技与人文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脑与人脑作曲的美学问题研究[J]. 王长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本文编号:3158037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人工智能用于计算机作曲的可能性
(一) 音乐人工智能与“算法作曲”
(二) 音乐人工智能的情感认知及表达
二、 音乐人工智能所运用的人机交互技术
(一) 人机交互技术的基础算法理论及其特点
1. 随机过程——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③。
2.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⑤。
3.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⑧。
(二) 用于计算机作曲的人机交互模式
三、 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与人文的新型关系
(一) 计算机作曲与人类作曲的“不可通约”
(二) 音乐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技与人文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脑与人脑作曲的美学问题研究[J]. 王长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本文编号:3158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15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