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刘湲合唱诗篇《山河回响》的创作技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1 14:47
  刘湲是中国当代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十分擅长大型交响音乐作品创作,作品多次荣获国内音乐创作比赛大奖,在国内与世界各地演出均获得广泛好评。其代表作品:《土楼回响》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为阿佤山的记忆》曾获第14届“上海之春”金奖和第8届全国交响乐比赛银奖,《沙迪尔传奇》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山河回响》(合唱交响乐)曾获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文华奖”创作大奖。《山河回响》是作曲家刘湲继管弦乐曲《土楼回响》后,以三峡为背景,以地理、地域、民俗为基调的又一大型交响作品,所不同的是,作为《土楼回响》的姊妹篇,《山河回响》意在表现更广大、更宏伟的自然气息和民族情感。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到第五部分分别从《山河回响》主题材料的发展手段,音乐结构与曲式关系、多声技法、配器设计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作品分析,第六部分为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文试图通过对合唱诗篇《山河回响》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和学习作曲家刘湲在音乐创作时的创作手段。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河回响》的主题材料及发展手法
    第一节 原始素材与核心动机的关系
    第二节 核心动机的原型与变形分析
        一.对主题原型的分析
        二.对“山”主题变形的分析
        三.对“水”主题变形的分析
    第三节 核心细胞的衍生
第二章 音乐结构与分析
    第一节 各乐章曲式结构分析
    第二节 各乐章曲式关系与设计
        一.速度布局与结构的关系
        二.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结构关系
第三章 多声技法分析
    第一节 纵向细胞叠置关系
        一.单细胞叠置关系
        二.双细胞叠置关系
        三.多细胞叠置关系
    第二节 复调技法分析
        一.模仿复调手法分析
        二.对比复调手法分析
        三.支声复调手法分析
        四.复合型复调手法分析
第四章 配器研究与分析
    第一节 多主题性的乐队全奏分析
    第二节 合唱声部设计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创作中的理性思考——刘湲作品音乐会有感[J]. 李吉提.  人民音乐. 2011(01)
[2]“火车”轰鸣“阿佤山”——对刘湲的音乐史学研究[J]. 明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02)
[3]气壮山河的交响——评刘湲新作《山河回响》(三峡)[J]. 吴春福.  人民音乐. 2006(06)
[4]乐声激荡 山河涌动——听作曲家刘湲新作《三峡回响》有感[J]. 景作人,费斌.  音乐爱好者. 2006(02)
[5]从全息角度探究《土楼回响》和声运用的规律[J]. 田文.  齐鲁艺苑. 2005(04)
[6]山海和鸣 土楼回响——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评析[J]. 蔡乔中.  人民音乐. 2001(07)

硕士论文
[1]刘湲《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创作研究[D]. 翁静平.星海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22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2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