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七年歌曲创作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22:09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十七年歌曲创作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们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问的歌曲创作,称之为新中国十七年(文中简称“十七年”)歌曲创作。本文是围绕十七年歌曲创作展开的美学研究,基于广泛搜集、整理、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歌曲作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美学、音乐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法,结合彼时的社会背景、学术语境、作家作品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立论。纵向上考虑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以及新时期以来的歌曲创作加以比较考量,横向上将歌曲创作放入当时的政治思想、社会形态等因素中进行解读。力图客观、公允地探寻十七年歌曲创作与国家政局、文艺道路、文艺思潮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系统总结其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凝练其美学特征,藉此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基础。全文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包括意义追问、论域厘定、方法选择以及文献述评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十七年歌曲创作背景的呈示。主要考察歌曲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是十七年歌曲创作的音乐分析。主要涉及节奏节拍、旋律旋法、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的形态及其表现。第三部分是十七年歌曲创作的词曲分析。涉及歌词、词曲结合以及衬词衬腔的形态及其表现;第四部分是十七年歌曲创作的美学阐释。涉及歌曲创作的美学追求、歌曲体裁的审美特征与歌曲风格的审美特征。最后是结论,即对十七年歌曲创作总体风貌与经验价值的美学评鉴。认为十七年歌曲创作成就与缺失并存,曲折与前进同在。其价值,不仅在于审美,而且还在于历史;不仅在歌曲史上构筑起一座艺术丰碑,而且还忠实地展现出它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文化面貌。但是,十七年的歌曲创作深受国家话语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其实际所取得的美学成就与其所应有的状态之间还有距离,也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新中国十七年 歌曲创作 美学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9
- (一) 意义追问8-9
- (二) 论域厘定9-10
- (三) 方法选择10-11
- (四) 文献述评11-19
- 一、十七年歌曲创作的背景呈现19-37
- (一) 背景在历史中展现19-30
- 1. 歌曲创作转型20-21
- 2. 专业歌曲创作21-25
- 3. 群众歌曲创作25-28
- 4. 其它歌曲创作28-30
- (二) 背景在现实中表达30-37
- 1. 文化生态中的歌曲创作31-32
- 2. 历史转换中的歌曲创作32-34
- 3. 政治运动中的歌曲创作34-35
- 4. 三化背景中的歌曲创作35-37
- 二、十七年歌曲创作的音乐分析37-51
- (一) 歌曲的节奏节拍37-40
- 1. 节奏节拍的形态37-38
- 2. 节奏节拍的表现38-40
- (二) 歌曲的旋律旋法40-44
- 1. 旋律旋法的形态40-41
- 2. 旋律旋法的表现41-44
- (三) 歌曲的调式调性44-46
- 1. 调式调性的形态45
- 2. 调式调性的表现45-46
- (四) 歌曲的曲式结构46-51
- 1. 曲式结构的形态46-49
- 2. 曲式结构的表现49-51
- 三、十七年歌曲创作的歌词分析51-77
- (一) 歌曲的歌词艺术51-61
- 1. 歌词的特点51-56
- 2. 歌词的修辞56-58
- 3. 歌词的本质58-61
- (二) 歌曲的词曲结合61-70
- 1. 词曲结合的形态61-65
- 2. 词曲结合的表现65-70
- (三) 歌曲的衬词衬腔70-77
- 1. 衬词衬腔的形态70-74
- 2. 衬词衬腔的表现74-77
- 四、十七年歌曲创作的美学阐释77-99
- (一) 歌曲创作的美学尺度77-88
- 1. 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77-81
- 2. 现实与浪漫主义的原则81-85
- 3. 歌曲形象民族性的诉求85-88
- (二) 歌曲体裁的结构形式美88-93
- 1. 群众歌曲的通俗美88-89
- 2. 艺术歌曲的诗意美89-91
- 3. 儿童歌曲的童真美91-92
- 4. 民族元素歌曲的和谐美92-93
- (三) 歌曲风格的精神内涵美93-99
- 1. 个体风格的复义美95-96
- 2. 时代风格的广泛美96-97
- 3. 民族风格的意蕴美97-99
- 结语:新中国十七年歌曲创作的美学评鉴99-105
- 参考文献105-114
- 附录114-118
- 致谢118-12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20-122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星;;从新民歌谈到新歌曲传统及其他[J];音乐研究;1958年04期
2 李焕之;论歌曲创作上的“一般化”问题[J];人民音乐;1951年03期
3 马可;继承民族音乐遗产问题——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1953年00期
4 马思聪;作曲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J];人民音乐;1956年08期
5 ;姚牧对群众歌曲创作问题的意见[J];人民音乐;1958年03期
6 吕骥;漫谈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59年01期
7 应尚能;写声乐作品应注意的几个UO楲[J];人民音乐;1959年08期
8 晓河;革命历史的颂歌 推荐空政文工团的“历史歌曲表演唱”[J];人民音乐;1961年11期
9 园秀;关心群众业余创作[J];人民音乐;1965年04期
10 庄映;刘q,
本文编号:32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50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