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Op.3No.2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发布时间:2021-07-14 21:02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范围很广,但钢琴音乐始终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本人是杰出的钢琴家有很大关系。在拉赫玛尼诺夫所处的时代,音乐家们不断探索使用新的音乐材料,追求新的音乐创作,而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受到音乐改革理念的影响。在其钢琴作品中,钢琴前奏曲Op.3No.2是他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既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又继承了传统的浪漫主义流派,作品中表达了不安、矛盾、深沉、悲怆、急促等等的音乐情绪,具有浓厚的悲剧性色彩,这首前奏曲所包含的深层含义需要研究者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并总结出其风格特征和演奏技巧,以便演奏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首作品。本文主要分成三个章节来进行分析,第一个章节介绍作者拉赫玛尼诺夫及创作背景。第二个章节通过分析曲式与和声色彩,了解其风格特征。第三个章节分析了演奏技巧和情感,通过和弦、三连音、双手交替和力度来分析演奏技巧。文章是采用归纳法、文献研究法和谱例分析的方法来解析钢琴前奏曲Op.3No.2,从多个角度探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作品,以达到对其作品的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依据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分析
(一)创新之处
(二)可预期的创造成果
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及钢琴前奏曲Op.3No.2的创作
一、作者简介
二、创作背景
第二章 钢琴前奏曲Op.3No.2风格特征
一、和声分析
二、曲式分析
第三章 钢琴前奏曲Op.3No.2演奏技巧
一、和弦
二、三连音
三、双手交替
四、力度
五、踏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的情感意向的显现——以《升c小调前奏曲》(Op.3,No.2)为个案研究[J]. 陈渝奇. 北方音乐. 2019(09)
[2]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J]. 黄丽丽. 北方音乐. 2018(18)
[3]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中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研究[J]. 刘晓逸.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4]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并非过时的浪漫主义音乐家[J]. 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1(02)
[5]裂谷中依旧主音常鸣——从反传统浪潮中坚持共性写作的拉赫马尼诺夫及其作品看结构性音乐史[J]. 郝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4)
[6]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独特性[J]. 范晓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浪漫主义后期的俄罗斯作曲家(下)[J]. 朱雅芬. 钢琴艺术. 2004(08)
[8]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J]. 陈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9]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最后一位作曲和钢琴大师简述[J]. 蒋博彦. 钢琴艺术. 2004(02)
[10]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J]. 姜文子. 钢琴艺术. 1999(02)
硕士论文
[1]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前奏曲》音响版本的比较研究[D]. 宋星元.安徽大学 2017
[2]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研究[D]. 马芳.西安音乐学院 2014
[3]诚挚,热烈,深邃[D]. 谢珣.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研究[D]. 王坚.吉林艺术学院 2012
[5]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 梅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D]. 宋彦斌.湖南师范大学 2011
[7]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D]. 王文娜.西安音乐学院 2011
[8]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音响版本比较研究[D]. 阮媛媛.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 焦奕博.西南大学 2009
[10]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 艾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888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依据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分析
(一)创新之处
(二)可预期的创造成果
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及钢琴前奏曲Op.3No.2的创作
一、作者简介
二、创作背景
第二章 钢琴前奏曲Op.3No.2风格特征
一、和声分析
二、曲式分析
第三章 钢琴前奏曲Op.3No.2演奏技巧
一、和弦
二、三连音
三、双手交替
四、力度
五、踏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的情感意向的显现——以《升c小调前奏曲》(Op.3,No.2)为个案研究[J]. 陈渝奇. 北方音乐. 2019(09)
[2]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J]. 黄丽丽. 北方音乐. 2018(18)
[3]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中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研究[J]. 刘晓逸.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4]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并非过时的浪漫主义音乐家[J]. 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1(02)
[5]裂谷中依旧主音常鸣——从反传统浪潮中坚持共性写作的拉赫马尼诺夫及其作品看结构性音乐史[J]. 郝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4)
[6]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独特性[J]. 范晓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浪漫主义后期的俄罗斯作曲家(下)[J]. 朱雅芬. 钢琴艺术. 2004(08)
[8]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J]. 陈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2)
[9]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最后一位作曲和钢琴大师简述[J]. 蒋博彦. 钢琴艺术. 2004(02)
[10]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J]. 姜文子. 钢琴艺术. 1999(02)
硕士论文
[1]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前奏曲》音响版本的比较研究[D]. 宋星元.安徽大学 2017
[2]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研究[D]. 马芳.西安音乐学院 2014
[3]诚挚,热烈,深邃[D]. 谢珣.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研究[D]. 王坚.吉林艺术学院 2012
[5]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 梅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D]. 宋彦斌.湖南师范大学 2011
[7]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D]. 王文娜.西安音乐学院 2011
[8]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音响版本比较研究[D]. 阮媛媛.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 焦奕博.西南大学 2009
[10]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 艾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8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