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从朱载堉《律历融通》管窥中国古代乐律思想的学理渊源和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21-11-07 10:13
  本文针对明代朱载堉的律学著作《律历融通》进行乐律思想的研究探讨。朱载堉以河洛为律史根基,以勾股术推律运历,突破三分术的藩篱,实现了"修历不可有所拘"而独创新法的宏愿。他的算学本之于术数,推之于律历百度,"以一定之数推不齐之运",意图建立起一整套以先天学和勾股术为基础的颇具特色的律历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脉无不起于"倚数",朱氏梳理律、历、数、易的发生学渊源关系,将律历数算上穷至天人之际,下达万事根本。纵深至先秦、两汉律历观,乐律与历法的和同关系在他这里也得到了集成式的总结,并最终结论于"历法生于黄钟"这一以律制历的律学观念。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从朱载堉《律历融通》管窥中国古代乐律思想的学理渊源和理论建构


十二律历辰律数图(自制)

节气


朱载堉在《律纪篇》中提到两种计时法则:一谓“岁始”,所谓“律始黄钟,历始冬至,月始建子,时始夜半”[1]205。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去极最远、白昼最短、晷景最长的时间点,周历即起自十一月冬至,又是黄钟律的起点。以月令旋宫而言,以“岁始”为计。冬至的测算,历家需推步日躔星度、测景候气,朱载堉引用《后汉书·律历志》关于“候气法”的阐述,以律管候气,测冬至黄钟、夏至蕤宾应验的阴阳二气,概言以律气应历的功能有“以本气者尚其体,以综数者尚其文,以考类者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时,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来者尚其流”[1]206。二气既定,月令旋宫即可运转,朱载堉讲月令的功能可用天、因地、揆时、施教、颁朔,可全帝王职司,又通诸天下事。二谓“年始”,所谓“人事一日始于寅时,一年始于寅月”[1]206。夏历即寅正,起于一月(正旦),律中太簇。朱载堉在《圣寿万年历》中提及,以往推步家鲜达日躔、中星之考,失于“不知夏时、周正之异也,大抵夏历以节气为主,周历以中气为主。”[2]523故作节气推步,当从夏历始。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载见于《逸周书·周月解》《淮南子·天文训》,《史记》中亦有提及。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后代历法皆列之入目。朱载堉将二十四气自立春起算,以太阳黄经每增加十五度为一个节气,采用律家通识的倍、正、半律揆度天时,以律气校验。黄钟、蕤宾掌二至,夹钟、南吕掌二分。十二律配比二十四气遵循“先短而后长,由清而至浊”[1]203的规则,以月建旋宫。将半律配冬至景长,先半后正;正律配夏至景短,先正后倍,以此作为调和阴阳消长的方式。(见图2)然而另一则被朱氏谓之“与常法异”[1]224的纳气法转载于《律景篇》中,以《淮南子·天文训》为宗。原著其下历分二则:一则以二十四气纪岁时,黄钟掌二至,蕤宾掌二分。十二律遵循子午互用原则,自子至午左右逆旋,自午至子左右顺旋,各掌六月,一月两气两律。天干起于惊蛰林钟,地支起于冬至黄钟。二则以斗杓、咸池起岁,呼为小岁纪月,太岁纪年。斗杓小岁建寅,左旋十二月,历一岁周天为小时;咸池太岁建卯,右旋四仲,历木星十二岁周天为大时(1)。并将子午卯酉四正呼为“二绳”,东北丑寅、东南辰巳、西南未申、西北戌亥四维呼为“四钩”,采“刑德七舍”作为周天的旋次。即刑、德为轴,春秋二分合门,室—野、堂—术、庭—巷两两相对为刑德之舍,顺时双旋。以上可知,自古律书讲求十二律及旋宫的功能,并非仅授于宗庙祭礼之乐,在律历和同的思想下,乐律的推算和制定最直接的作用便是掌控时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生于日,律生于辰——阐发先秦、两汉二分、三分生律思维[J]. 薛冬艳.  中国音乐. 2018(02)



本文编号:3481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481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