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协奏曲《花木兰》之“音”、“技”、“风”探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3:28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20世纪70年代之前,琵琶作品大部分是以独奏,合奏,重奏的形式来演绎。70年代初,随着《草原小姐妹》的问世,琵琶协奏曲的创作从此拉开了序幕。1979年顾冠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以琵琶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的协奏曲《花木兰》,这首乐曲以家喻户晓的“木兰从军”的故事为素材,运用精湛的作曲技法以及琵琶丰富的弹奏技法,体现出作者驾驭大型作品的创作能力和激情。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众人的喜爱,一直常演不衰,成为20世纪经典的琵琶协奏曲之一,推动了琵琶音乐创作的新发展。本文以《花木兰》的主题音乐、演奏特点和艺术特色三方面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构架了“音”、“技”、“风”三章来进行详细地阐述:“音”是通过对“花木兰”和“入侵者”两大主题音乐材料的分析来诠释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技”是通过对乐曲中琵琶“弹挑”、“轮指”、“摇指”、“扫弦”等演奏技法的研究来总结出《花木兰》的演奏技巧特点;“风”则是从“标题化”、“戏曲化”、“文武韵”和“交响化”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乐曲风格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花木兰》之“音”
第一节 “花木兰”主题音乐材料分析
第二节 “入侵者”主题音乐材料分析
第二章 《花木兰》之“技”
第一节 “弹挑”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1 慢板“弹挑”
2 快板“弹挑”
第二节 “轮指”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1 “半轮”
2 “长轮”
第三节 “摇指”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四节 “扫弦”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五节 “凤点头”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三章 《花木兰》之“风”
第一节 “标题化”风格
第二节 “戏曲化”风格
第三节 “文武韵”风格
第四节 “交响化”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感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琵琶右手演奏技法在协奏曲《花木兰》中的运用[J]. 王健. 黄河之声. 2014(02)
[2]琵琶演奏技巧在乐曲演奏中的重要性[J]. 李晓鸣.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10)
[3]琵琶指法演奏技巧琐谈[J]. 李贵昕. 小演奏家. 2012(05)
[4]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音乐分析[J]. 申琳. 大舞台. 2012(04)
[5]如何正确练习琵琶的轮指技巧(上)[J]. 李贵昕. 小演奏家. 2011(10)
[6]概述刘德海对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贡献[J]. 田甜.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1)
[7]民族音乐暨顾冠仁作品理论研讨会[J]. 曲文静. 人民音乐. 2008(10)
[8]浓妆淡抹总相宜——评“顾冠仁作品音乐会”[J]. 刘再生. 人民音乐. 2008(10)
[9]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J]. 李晓鸣. 中国音乐教育. 2004(06)
[10]“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三十五 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J]. 顾冠仁. 人民音乐. 2001(05)
硕士论文
[1]论吟揉技法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性[D]. 王艺洁.云南艺术学院 2013
[2]试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钢琴伴奏版)[D]. 黄静.中央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510842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花木兰》之“音”
第一节 “花木兰”主题音乐材料分析
第二节 “入侵者”主题音乐材料分析
第二章 《花木兰》之“技”
第一节 “弹挑”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1 慢板“弹挑”
2 快板“弹挑”
第二节 “轮指”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1 “半轮”
2 “长轮”
第三节 “摇指”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四节 “扫弦”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五节 “凤点头”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第三章 《花木兰》之“风”
第一节 “标题化”风格
第二节 “戏曲化”风格
第三节 “文武韵”风格
第四节 “交响化”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感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琵琶右手演奏技法在协奏曲《花木兰》中的运用[J]. 王健. 黄河之声. 2014(02)
[2]琵琶演奏技巧在乐曲演奏中的重要性[J]. 李晓鸣.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10)
[3]琵琶指法演奏技巧琐谈[J]. 李贵昕. 小演奏家. 2012(05)
[4]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音乐分析[J]. 申琳. 大舞台. 2012(04)
[5]如何正确练习琵琶的轮指技巧(上)[J]. 李贵昕. 小演奏家. 2011(10)
[6]概述刘德海对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贡献[J]. 田甜.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1)
[7]民族音乐暨顾冠仁作品理论研讨会[J]. 曲文静. 人民音乐. 2008(10)
[8]浓妆淡抹总相宜——评“顾冠仁作品音乐会”[J]. 刘再生. 人民音乐. 2008(10)
[9]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J]. 李晓鸣. 中国音乐教育. 2004(06)
[10]“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三十五 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J]. 顾冠仁. 人民音乐. 2001(05)
硕士论文
[1]论吟揉技法在琵琶演奏“腔韵润音体系”中的重要性[D]. 王艺洁.云南艺术学院 2013
[2]试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钢琴伴奏版)[D]. 黄静.中央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510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10842.html